[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用切刀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692.7 | 申请日: | 201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詹青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青彪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吸湿 物品 用切刀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用切刀辊。
背景技术
目前吸湿物中用于对面料定型切割的切刀辊结构还是采用传统的样式,辊体外表面设置刀片,辊体的内部为空心结构,由于辊体的直径相对较大,切刀辊和下面的底辊配合使用对输进的面料进行定型切割加工,由于辊体的直径相对较大,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切刀辊会出现扭曲变形和弯曲变形的现象,一旦变形就会影响外部刀条的正常使用,缩短切刀辊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次性吸湿物品用切刀辊,提高切刀辊的抗变形能力。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用切刀辊,包括芯轴和辊体,辊体外表面设置多条定型切刀条,各切刀条沿辊体圆周方向分布设置,辊体具有空心内腔,辊体内腔表面形成有弧形外凸体,在弧形外凸体的弧顶部形成有与芯轴连接的内凸环,芯轴穿过内凸环并且与内凸环形成键连接,辊体的两端与芯轴固定连接,辊体、弧形外凸体以及内凸环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辊体的右端面形成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大于内凸环的直径,安装孔上螺栓连接有安装板,芯轴穿过安装板并且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辊体的右端面轴向均布有多个散热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弧形外凸体设置在辊体的内壁上,辊体在切割的时候弧形外凸体的顶部可以有效抵抗来自辊体中间区域带来的弯曲力量,提高辊体的抗弯曲能力。
辊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辊体的中间区域受自重本身就受弯曲力,其次,辊体中部刀条相交,在切割的时候所承受的切力成为带动辊体弯曲的力量,因此通过设置的弧形外凸体在保证辊体具有充足内腔的前提下具有最有效的抗弯曲效果。
芯轴在分别与辊体两端固定连接的基础上在通过键与内凸环连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芯轴与辊体的连接力,有效提高了辊体抗扭曲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切刀辊的剖视图;
图2是切刀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辊体,2、芯轴,3、切刀条,4、安装板,11、弧形外凸体,12、内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一次性吸湿物品用切刀辊,包括芯轴2和辊体1,辊体1外表面设置多条定型切刀条3,各切刀条3呈卫生巾的形状,各切刀条3沿辊体1圆周方向分布设置,相邻的切刀条3在辊体1的横向中部相交。
辊体1具有空心内腔,辊体1内腔表面形成有弧形外凸体11,在弧形外凸体11的弧顶部形成有与芯轴2连接的内凸环12,芯轴2穿过内凸环12并且与内凸环12形成键连接,辊体1的两端与芯轴2固定连接,辊体1、弧形外凸体11以及内凸环12为一体结构。
辊体1的右端面形成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大于内凸环12的直径,安装孔上螺栓连接有安装板4,芯轴2穿过安装板4并且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辊体1的右端面轴向均布有多个散热孔。通过该安装孔实现芯轴2与辊体1之间的安装。
弧形外凸体11设置在辊体1的内壁上,辊体1在切割的时候弧形外凸体11的顶部可以有效抵抗来自辊体1中间区域带来的弯曲力量,提高辊体1的抗弯曲能力。
辊体1在转动的过程中,辊体1的中间区域受自重本身就受弯曲力,其次,辊体1中部刀条相交,在切割的时候所承受的切力成为带动辊体1弯曲的力量,因此通过设置的弧形外凸体11在保证辊体1具有充足内腔的前提下具有最有效的抗弯曲效果。具有充足内腔可以减轻辊体1的重量,降低成本。
芯轴2在分别与辊体1两端固定连接的基础上在通过键与内凸环12连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芯轴2与辊体1的连接力,有效提高了辊体1抗扭曲的能力。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青彪,未经詹青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带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 下一篇:WiFi信号测试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