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475.X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辉;陈黎;谷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异性 桥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钢桥面板是焊接固定在正交异性结构梁和纵肋上,并且钢桥面体系柔性大、易挠曲,在车辆荷载、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点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桥梁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同一桥梁的不同部位,变形和受力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目前尚未形成普遍有效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设计理论和方法。现有的高温拌合浇筑式沥青混合料铺装技术的高温稳定性差,易形成车辙,施工时混合料的高温对桥梁的影响不容忽视。现有的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铺装技术对施工环境要求苛刻,施工难度大,养护时间长,表面光滑,雨天行车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实现了铺装材料的工业化预制生产、现场施工速度快,同时还提高了铺装结构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钢桥面板1、橡胶层4、铝合金面层5;所述橡胶层4设置在钢桥面板1与铝合金面层5之间;
所述钢桥面板1的上表面等间距焊接有抗剪焊钉2,长度为10-15cm,各抗剪焊钉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所述钢桥面板1的上表面涂覆有环氧树脂黏结层3。
所述铝合金面层5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抗滑的沟槽或者横向钢条。
所述铝合金面层5的下表面等间距焊接有抗剪凸钉,长度为5-8cm,各抗剪凸钉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上述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步骤:
1)预先预制好橡胶层4、铝合金面层5、抗剪焊钉2;橡胶层4上预留有孔洞;
2)在钢桥面板1上按照等间距焊接抗剪焊钉2;
3)焊接好抗剪焊钉2后,在钢桥面板1上涂抹环氧树脂黏结层3;
4)将预制好的橡胶层4铺装在环氧树脂黏结层3上,且使抗剪焊钉2相应的插入到橡胶层4的孔洞内;
5)在橡胶层上表面涂抹环氧树脂黏结层3;
6)在涂有环氧树脂黏结层的橡胶层上铺设铝合金面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橡胶层在工厂预制生产,起到防水,隔热,缓冲荷载、提供施工平台等作用,其下表面预留有与钢桥面板(正交异性)上的抗剪焊钉相对应的等间距的孔洞,用于安插抗剪焊钉;橡胶层上表面预留有与预制铝合金面层下表面的抗剪凸钉相对应的等间距的孔洞,便于在施工现场的拼接安装。
橡胶层具有良好的承重和传递荷载的性能,对桥梁结构变形有良好的追从性。
环氧树脂黏结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涂抹在焊接了抗剪焊钉的钢桥面板上,将橡胶层和钢桥面板粘结在一起,还能防止钢板生锈腐蚀;涂抹在橡胶层上,将铝合金面层和橡胶层粘结在一起,还能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
铝合金面层在工厂预制生产,在上表面设置抗滑的沟槽或者横向钢条,有利于增大与汽车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提供长期的抗滑功能,保证行车安全,在铝合金面层下表面设置有等间距的抗剪凸钉,提高与下层的抗剪结合力,避免产生水平移动、推拥等病害。
铝合金面层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能、抗水损害性能、抗裂性能,能够直接承受阳光照射和雨水、酸雾等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钢桥面板1、橡胶层4、铝合金面层5;所述橡胶层4设置在钢桥面板1与铝合金面层5之间;
所述钢桥面板1的上表面等间距焊接有抗剪焊钉2;
所述钢桥面板1的上表面涂覆有环氧树脂黏结层。
所述铝合金面层5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抗滑的沟槽或者横向钢条。
所述铝合金面层5的下表面等间距焊接有抗剪凸钉。
上述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预先预制好橡胶层4、铝合金面层5、抗剪焊钉2;橡胶层4上预留有孔洞;
2)在钢桥面板1上按照等间距焊接抗剪焊钉2;
3)焊接好抗剪焊钉2后,在钢桥面板1上涂抹环氧树脂黏结层3;
4)将预制好的橡胶层4铺装在环氧树脂黏结层3上,且使抗剪焊钉2相应的插入到橡胶层4的孔洞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