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炉盖升降及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338.8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1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华;孙耀华;孟祥涛;李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F27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升降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行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井式炉盖升降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井式炉是具有垂直炉膛用于长杆形工件热处理的工业炉,炉膛截面一般为圆形,直径为0.5~4.5米,炉膛最深可达30余米。长杆形工件,如炮筒、汽轮机主轴、发电机转子、船舶主轴等,在井式炉内是垂直放置加热的,可避免发生弯曲变形。井式炉的炉口设在炉顶上,工件由专用吊具垂直悬挂在炉膛内。专门的起重设备能快速装入和吊出工件,为操作方便和减低厂房高度,炉体一般全部地或部分地安装在地下。对于炉膛较大的井式炉炉盖的开启关合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这种炉盖都比较笨重,而且炉盖在作业过程中温度也较高,在工件取出时要求时间要快,一般把取出工件迅速放入水箱内进行冷却,这样就要求炉盖升降要保证安全、稳定和及时。
对于炉体直径在4米以上的炉门提升行走安全性和便于操作性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大型炉体的炉门提升行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炉盖升降及行走装置,包括龙门架装置、行走轮装置、炉门提升系统和炉门行走系统,所述的龙门架装置由槽钢焊接的井字型框架构成,所述的龙门架装置四个支腿上分别设置有行走轮装置,所述的炉门提升系统和炉门行走系统分别安装在龙门架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门提升系统包括提升电机、提升主动轴和提升被动轴,所述的提升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提升主动轴,所述的提升主动轴通过链轮带动提升被动轴,所述的提升主动轴和提升被动轴对称设置在龙门架装置上,并在提升主动轴和提升被动轴上均布设置四个提升点提升炉门,所述的提升主动轴和提升被动轴外径Φ80mm,长度226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炉门行走系统包括行走电机和行走轴,所述的行走电机通过链轮带动行走轴,所述的行走轴通过两端设置的链轮同步带动行走轮装置行走。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轴是由两根外径Φ70mm,长度2400mm的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炉盖升降及行走装置,针对大型炉体的炉门提升行走,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动控制炉盖升降及行走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自动控制炉盖升降及行走装置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自动控制炉盖升降及行走装置,包括龙门架装置1、行走轮装置2、炉门提升系统3和炉门行走系统4,所述的龙门架装置1由槽钢焊接的井字型框架构成,所述龙门架装置1的四个支腿上分别设置有行走轮装置2,所述的炉门提升系统3和炉门行走系统4分别安装在龙门架装置1上。
所述的炉门提升系统3包括提升电机31、提升主动轴32和提升被动轴33,所述的提升电机31通过齿轮带动提升主动轴32,所述的提升主动轴32通过链轮带动提升被动轴33,所述的提升主动轴32和提升被动轴33对称设置在龙门架装置1上,并在提升主动轴32和提升被动轴33上均布设置四个提升点提升炉门,所述的提升主动轴32和提升被动轴33外径Φ80mm,长度2260mm。
所述的炉门行走系统4包括行走电机41和行走轴42,所述的行走电机41通过链轮带动行走轴42,所述的行走轴42通过两端设置的链轮同步带动行走轮装置2行走。
所述的行走轴42是由两根外径Φ70mm,长度2400mm的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一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式秸秆粉碎还田机
- 下一篇:带有智能灯光的电梯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