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402.2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屠胜博;朱胜军;聂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谷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电器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真空灭弧室、电磁或弹簧操动机构、支架及其他部件。其中真空灭弧室内最为重要的元件,灭弧室的开断能力和电气寿命主要由触头状况来决定。目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系统,就接触方式而言,都是对接式的。因此触头是重要的一部分,就需要一种触头结构能够在真空灭弧室分断短路电流时,在触头间形成纵向磁场,从而限制触头表面阳极斑点的形成,提高灭弧室的分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包括触头本体,所述触头本体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形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外侧设有圆环形槽Ⅰ,所述圆环形槽Ⅰ外侧设有圆环形槽Ⅱ,所述头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中心孔、圆环形槽Ⅰ和圆环形槽Ⅱ均相交的至少一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在触头本体的下表面均匀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形槽Ⅰ与圆环形槽Ⅱ的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凹槽个数为5个。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圆环形槽Ⅰ与圆环形槽Ⅱ,能够在真空灭弧室分断短路电流时,在触头上产生纵向磁场,从而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通过设置弧形凹槽,真空灭弧室在分断短路电流时,能够避免了触头表面的严重熔化,在电流过零后能迅速恢复绝缘强度,有利于电弧的熄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包括触头本体1,所述触头本体1的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形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外侧设有圆环形槽Ⅰ3,所述圆环形槽Ⅰ3外侧设有圆环形槽Ⅱ5,所述圆环形槽Ⅰ3与圆环形槽Ⅱ5的宽度相同。所述头本体1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中心孔2、圆环形槽Ⅰ3和圆环形槽Ⅱ5均相交的至少一个弧形凹槽4,所述弧形凹槽4个数为5个,所述弧形凹槽4在触头本体1的下表面均匀布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圆环形槽Ⅰ与圆环形槽Ⅱ,能够在真空灭弧室分断短路电流时,在触头上产生纵向磁场,从而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通过设置弧形凹槽,真空灭弧室在分断短路电流时,能够避免了触头表面的严重熔化,在电流过零后能迅速恢复绝缘强度,有利于电弧的熄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谷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谷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接触器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压真空灭弧室的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