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的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422.X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袁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00 | 分类号: | F16N1/00;F16N7/14;F16N25/00;F16N29/00;B22D17/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板 压铸机 合模曲 肘部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的压铸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的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压铸机曲肘部位的润滑质量直接影响压铸机的使用性能,包括压铸机的合模力、压铸机的平行度,进而影响压铸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目前市场上的压铸机合模部的润滑系统有中心轴孔供油和曲轴间隔供油等方式,但不能保证转动部件每个点位都能有足够润滑并且可视监控很难,给维修和保养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很多压铸机出现曲轴和撑臂耐磨套磨损严重,曲轴和耐磨套咬死等故障,造成不得不大修来恢复设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的润滑系统,保证曲轴转动部位能得到足够润滑,并且可对油量进行便捷地监控和检查,降低了维修和保养的难度,提高了机械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的润滑系统,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包括压铸机撑臂、设置在压铸机撑臂轴套内的曲轴,该润滑系统包括可视油分配器、输油管路、设置在压铸机撑臂上的多个润滑油孔,可视油分配器经输油管路接入每个润滑油孔。引入现有的可视油分配器可以对向撑臂注入的润滑油油量进行可视监控、且操控便捷,使得压铸机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较好的工作状态。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作为优化,在压铸机撑臂内安装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与曲轴相对转动,每个润滑油孔均贯穿压铸机撑臂与耐磨套。耐磨套的设置能够提高接触表面的耐磨能力,防止部件损坏。
更进一步,在耐磨套与曲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螺旋润滑凹槽,螺旋润滑凹槽两段封闭。在耐磨套内侧所设置的螺旋润滑凹槽可容纳注入的润滑油,进一步提高润滑质量,且防止润滑油的快速流失,保证压铸机工作的高效进行。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一种用于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的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用可指示的油分配器,能够目测润滑油的注入量进而检测部件间的润滑状况,能实时有效地对润滑系统每个点的润滑状况进行监测。其次,本实用新型使用特殊设计的耐磨套,在耐磨套内侧设置螺旋形润滑槽,保证轴套结合部能存储足够的润滑油,并能在整个圆周面均匀分布润滑油,较现有产品达到了更好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进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可视油分配器;2、输油管路;3、润滑油孔;4、压铸机撑臂;5、耐磨套;6、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描述一种用于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的润滑系统,三模板压铸机合模曲肘部包括压铸机撑臂4、设置在压铸机撑臂4轴套内的曲轴6,润滑系统的设置如图1所示,该润滑系统包括可视油分配器1、输油管路2、设置在压铸机撑臂4上的多个润滑油孔3,可视油分配器1经输油管路2接入每个润滑油孔3。引入现有的可视油分配器1可以对向撑臂注入的润滑油油量进行可视监控、且操控便捷,使得压铸机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较好的工作状态。
在压铸机撑臂4内安装有耐磨套5,所述耐磨套5与曲轴6相对转动,每个润滑油孔3均贯穿压铸机撑臂4与耐磨套5,在耐磨套5与曲轴6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螺旋润滑凹槽,螺旋润滑凹槽两段封闭。
在工作中,压铸机撑臂4中的耐磨套5会与曲轴6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可视油分配器1将泵提供的润滑油定量输出、并通过输油管路2及润滑油孔3输送到每一个撑臂耐磨套5和曲轴6的结合面上。通过此润滑系统可以保证每个润滑点能得到所需要的润滑油量,可视油分配器1定量给油,并且通过可视油分配器1上的指示器可观察每个循环是否注油正常,而耐磨套5上设计的两端封闭的螺旋槽,能够存储足够的润滑油并均匀分布在整根曲轴6和所有撑臂的结合面上,保证润滑效果。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4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丝性能初步测试平台
- 下一篇:基于HART协议的通用变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