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957.7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池建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建策 |
主分类号: | B65H45/12 | 分类号: | B65H4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位 装订 折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订折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装订折页机中,大都采用“打钉——文本前移——折页——文本排出”的装订流程。如附图5所示,这种模式下要想保证装订线和折页线在一条直线上,就必须保证文本前移的距离和钉头打钉位置到折纸刀的距离a相等。显然这类装订机存在文本移动的位移误差和批量装订时移动精度误差,从而影响装订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其保证了订和折在同一直线上,使装订后的文本美观漂亮;同时由于去除了文本移动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装订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包括活动梁、中间梁和下梁,钉头固定在中间梁上,钉片固定在活动梁上,前后夹钳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梁上,上部由螺钉固定在中间梁上,活动梁、中间梁以及下梁都固定在滑动架上,活动梁两端和连杆相连,胶辊两端的小轴承固定在胶辊支架上,大轴承在拉簧作用下紧靠在夹钳的内侧,所述的活动梁通过连杆连接主轴上的曲柄,所述的主轴上还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通过滑轮带动折纸刀。
滑动架上下两边通过四个滚动轴承限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整个装订折页过程中,文本的位置始终不变,装订订书针的位置和折纸刀的位置上下重合,从而保证了订和折在同一直线上,使装订后的文本美观漂亮;同时由于去除了文本移动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装订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的结构示意图(开始的位置,此时活动梁停止在上橡胶垫上);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的结构示意图(装订的位置,此时胶辊分离,钉头和钉片穿过胶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的结构示意图(折页的位置,此时胶辊又合拢,折纸刀将文本顶入胶辊之间);
图5为现有技术下的旧装订机的装订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主轴;2-曲柄;3-连杆;4-下梁;5-滚动轴承;6-压缩弹簧;7-中间梁;8-活动梁;9-上橡胶垫;10-上拉杆;11-胶辊支架;12-装订凹模块;13-胶辊端小轴承;14-拉簧;15-胶辊;16-胶辊端大轴承;17-夹钳;18-滑动架;19-钉片;20-螺钉;21-钉头;22-传动齿轮;23-螺栓;24-下橡胶垫;25-凸轮;26-滑轮;27-折纸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附图1-4所示,一种订折同位的装订折页机,包括活动梁8、中间梁7和下梁4,钉头21固定在中问梁7上,钉片19固定在活动梁8上,前后夹钳17下部通过螺栓23固定在下梁4上,上部由螺钉20固定在中间梁7上,活动梁8、中间梁7以及下梁4都固定在滑动架18上,活动梁8两端和连杆3相连,胶辊15两端的小轴承13固定在胶辊支架11上,大轴承16在拉簧14作用下紧靠在夹钳17的内侧,所述的活动梁8通过连杆3连接主轴1上的曲柄2,所述的主轴1上还设置有凸轮25,所述凸轮25通过滑轮26带动折纸刀27。
滑动架上下两边通过四个滚动轴承限位。
当主轴1转动时,曲柄2转动,连杆3拉动活动梁8在滑动架18的方槽内下移,同时滑动架18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连接在滑动架18上的活动梁8,中间梁7和下梁4一并下移,带动钉片19,钉头21和夹钳17下移。当夹钳17移动后,胶辊15在拉簧14作用下分离。钉头21和钉片19穿过胶辊分离后的间隙到达文本上方,同时滑动架18停止在下橡胶垫24上。连杆3继续拉动活动梁8下移,带动钉片19下移完成打钉,实现文本的装订。在滑动架18上升复位的过程中,夹钳17上移使胶辊15合拢,主轴上的凸轮25通过滑轮26带动折纸刀27瞬间上升,将订好的文本送入胶辊15之间,完成折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建策,未经池建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