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形极限胀形试样检测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427.4 | 申请日: | 201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刚;章军;刘立现;陈连峰;郑天然;陈庆;徐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极限 试样 检测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形极限胀形试样检测夹紧装置,适用于成形极限曲线测量时,胀形完试样网格检测与测量。
背景技术
成形极限曲线是进行板料成形过程工艺分析的有效工具,是判定和评定金属薄板成形的最为简便和直观的方法。成形极限曲线测量时首先需要将板材线切割加工成指定形状,在试样中部区域(容易出现破裂区域)用电解液腐蚀法打印好网格,然后进行刚性凸模胀形试验,当某个局部区域产生颈缩或刚破裂时,停止试验,接着将胀形完试样进行应变测量工作。随着材料的技术的发展,目前使用的刚强度钢板越来越多,高强钢在进行刚性凸模胀形试验时,没有颈缩过程直接开裂,而且因为有内应力的原因,开裂的口比较大,超过实验标准颈缩或刚破裂的标准,影响后续应变测量工作,使实验测量工作无法进行或测量结果不准确。目前现有凸模胀形试样检测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只能将胀形试样定位固定,但不能实现试样胀形裂口的夹紧减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形极限胀形试样检测夹紧装置,克服了现有高强钢胀形完试样裂口大,解决了实验测量工作无法进行或测量结果不准确等缺点,实现了试样裂口减小固定作用,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固定台2、销轴3、定位销4、拉延筋5、立柱7、螺栓8、横梁9、压杆10、压头11。固定台2与底座1由销轴3连接,固定台2可以绕销轴3自由转动;定位销4把固定台2和底座1固定在一起,使固定台2不能转动;立柱7与固定台2通过螺栓8连接固定;横梁9与立柱7通过销轴连接,横梁9可以绕销轴自由转动;压杆10与横梁9通过螺纹连接,压头11与压杆10通过销轴连接,压头11可以绕销轴轴向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头11为球面形状,这样可以保证压头与胀形试样表面的充分接触,避免点接触而压坏胀形试样。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横梁9与立柱7通过销轴连接,横梁9可以绕销轴自由转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压杆10轴向垂直于胀形试样的球面;压头11为球面形状,且与凸模球头球面形状吻合,这样可以保证压头与胀形试样表面的充分接触,避免点接触而压坏胀形试样;压头11与压杆10通过销轴连接,可以保证压杆10旋转压紧时,压头11不旋转,避免划伤胀形试样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成形极限胀形试样裂口较大时,影响后续应变测量工作,使实验测量工作无法进行或测量结果不准确等缺点,实现了试样的快速准确夹紧固定,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改进前)胀形试样检测固定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底座1、固定台2、销轴3、定位销4、拉延筋5、立柱7、螺栓8、横梁9、压杆10、压头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固定台2、销轴3、定位销4、拉延筋5、立柱7、螺栓8、横梁9、压杆10、压头11。
将成形极限胀形试样表面用丙酮清洗干净,将固定台2绕销轴3转动,使有凸拉延筋台面旋转至向上,然后通过定位销4将固定台2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使固定台2不能自由转动,将试样至于固定台2上,使试样上拉延筋与固定台上凸拉延筋重合在一起,使试样在固定台水平面上不能移动,然后转动横梁9,使压杆10轴向垂直于胀形试样表面,接着开始旋紧压杆10,使胀形试样两侧在压头11的压力下,裂口越来越小直至小于1mm,停止旋转压杆10,试样夹紧固定完毕,进行实验应变测量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螺栓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齿科粘结剂强度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