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机入岩激振装置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630.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仇文宁;黄继战;王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7/24 | 分类号: | E21B7/24;E21B17/07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入岩激振 装置 减振器 | ||
1.一种旋挖钻机入岩激振装置减振器,它包括上连接架(31)、下连接架(32)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减震橡胶块(33);减震橡胶块(33)通过螺栓与上、下连接架(31、32)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减振橡胶块(33)由橡胶(6)和两个相对布置减振器骨架(7)组成;
所述的减振器骨架(7)包括L型板(71);所述的L型板(71)内侧表面固定有四个螺纹圆柱(72),螺纹圆柱(72)分别相对布置在L型板(71)四个角落部位;在L型板(71)外侧表面向螺纹圆柱(72)内开设有螺纹沉孔;
所述的两个L型板(71)一个正放,另一个呈倒L状布置,L型板(71)上的螺纹圆柱(72)相对朝内;
所述的橡胶(6)呈方形,其包括住两个减振器骨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入岩激振装置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螺纹圆柱(72)和L型板(71)之间设有筋板Ⅰ(73)、筋板Ⅱ(74)和筋板Ⅲ(75);所述的筋板Ⅱ(74)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螺纹圆柱(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6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