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流冲淘河堤兼公路边坡挡墙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864.6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俞灵光;彭继乐;林国辉;雷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B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河堤 公路 挡墙 一体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流冲淘河堤兼公路边坡挡墙一体化结构设计,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水流冲淘、覆盖层边坡不稳及沿河公路布置困难的问题,需要相对应的工程处理措施来逐个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当上述三个问题集中在一起出现在某一工程部位时,需要的处理措施往往难度更大,技术复杂,施工困难。当公路需要设置在沿河道上方的覆盖层坡面上,此时河流会不断冲刷公路路基下方的边坡坡体,造成河道被冲淘、边坡不稳定,直接危及公路的安全,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起到防水流冲淘、保护边坡稳定,兼作为公路下边坡路基挡墙功能的一体化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流冲淘河堤兼公路边坡挡墙一体化结构,可有效解决同时存在河道水流冲淘及上部公路边坡不稳定的工程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流冲淘河堤兼公路边坡挡墙一体化结构,包括至少一排竖向深入河道底部的混凝土桩、位于混凝土桩上端的混凝土支挡体、以及设置在混凝土支挡体与边坡坡体上的加固锚索,然后在混凝土支挡体上部的边坡上设置交通公路,混凝土支挡体兼作为公路路基外侧的挡墙。这里的公路通常是沿着河道的水流方向的边坡布置,包括已有公路,待建公路或待设计的公路。河道岸边的边坡坡体从公路的路基下部倾斜延伸至河道。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这样的:它设有至少一排竖向深入至所述河道底部覆盖层中的混凝土桩,该排混凝土桩的上端设有一道沿所述公路的路基外侧坡面贴坡布置的混凝土支挡体,混凝土支挡体连接混凝土桩与公路。混凝土支挡体上设置有深入边坡坡体内部岩石中的加固锚索,以起到保证边坡稳定作用。同时,混凝土桩、混凝土支挡体以及锚索的共同作用,保证河道防水流冲淘并兼顾了边坡稳定及上部公路路基的安全。
另外,混凝土桩以一排或多排的的形式并排在河道岸边沿公路或水流走向布置,起到防水流冲淘作用。混凝土支挡体位于并排的混凝土桩上端,混凝土桩的上端设有供所述混凝土支挡体着力的承压台。这样混凝土桩就可以为上端的混凝土支挡体提供向上承台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兼起到防水流冲淘及公路下边坡挡墙功能的一体化结构,从而兼顾了河道防水流冲淘及上部公路路基和覆盖层边坡的安全要求,其技术难度低,施工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桩,2-混凝土支挡体,3-锚索,4-河道,5-边坡坡体,6-公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水流冲淘河堤兼公路边坡挡墙一体化结构,主要部分包括深入河道4底部覆盖层下方的混凝土桩1、位于混凝土桩1上端的混凝土支挡体2,混凝土支挡体2与河道4岸边的边坡坡体5设有锚索3,公路6布置在混凝土支挡体2上部的边坡上,因此混凝土支挡体2兼做公路6的路基边坡挡墙,而混凝土桩1可以防河道4的水流冲淘。
一般来说,混凝土桩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沿河道4岸边并排布置,优选布置两排,桩直径150cm,双排排距100cm,桩间距250cm,桩底深入河道4覆盖层中至基岩。
混凝土支挡体2位于并排的混凝土桩1上端,混凝土桩1为上端的混凝土支挡体2提供向上承台力,混凝土支挡体2采用贴坡挡墙形式,并与混凝土桩1采用混凝土浇筑形式连接。混凝土支挡体2与覆盖层边坡坡体5之间设置了锚索3加固处理,锚索3的一端深入至边坡坡体5内部的岩石中以起到锚固作用,锚索3的数量和参数根据边坡稳定计算确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公路6为待建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主要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先确定混凝土桩1的布置轴线位置、桩直径、桩间距、桩排数及排距等参数,按参数施工形成一排或多排混凝土桩1;
第二步:再在完成的并排混凝土桩1上部浇筑混凝土支挡体2,混凝土支挡体2采用贴坡挡墙形式;
第三步:根据边坡稳定计算确定锚索3的数量及参数,并按参数完成锚索施工。
第四步:在混凝土支挡体2上部完成交通公路6布置及施工。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公路6为已建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也可实施,只是作为对现有道路的路基的一种加固或修复措施,具体施工步骤参照前面所述。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