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长时间驾驶语音提示及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3496.7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王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长时间 驾驶 语音 提示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长时间驾驶语音提示及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开车即耗体力又费精力,驾驶员长期连续驾驶使得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肌肉不自觉地绷紧,时刻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时间长了生理和心理上消耗的能量若得不到即时地恢复和调剂,便会导致疲劳,更容易造成颈肩及腰部肌肉的劳损,情况严重者会引起颈椎病、腰椎病等。另据统计疲劳驾驶会影响驾驶人的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方面,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害生命,但是疲劳驾驶较难界定,交通规则规定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休息半个小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相关设备,因此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显示和语音提示装置还是有应用前景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连续长时间驾驶语音提示及报警装置,当驾驶员连续行车时间过长时,装置发出驾驶时间提示,当到达4小时疲劳时限时,装置会连续发出报警,并不断语音提示,提醒驾驶员及时休息,车上乘客注意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续长时间驾驶语音提示及报警装置,包括信号输入模块、处理器模块、时间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和报警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相连、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时间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和报警模块相连,所述的信号输入模块包括录音按钮、点火开关、处理器、地址锁存器、译码器、称重传感器、模数转换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处理器的P2.3脚、P2.4脚分别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至电源VCC,处理器的P2.3脚、P2.4脚分别接录音按钮、点火开关至接地端GND,处理器的P0口接地址锁存器,地址锁存器接译码器,译码器的非门与处理器的脚通过或非门接模数转换器的OE脚,译码器的非门与处理器的脚通过或非门接模数转换器的START脚、ALE脚,模数转换器的CLOCK脚通过非门接处理器的ALE脚和地址锁存器,模数转换器的EOC脚通过反相放大器接处理器的脚,称重传感器接模数转换器的IN0脚,模数转换器的ADDA脚、ADDB脚、ADDC脚接地。
所述的语音模块包括语音芯片、第一电容-第五电容、第三电阻-第六电阻、扬声器和麦克风,语音芯片的A0脚-A7脚依次接模数转换器的D0脚-D7脚,语音芯片的A0脚-A7脚依次接处理器的P0.0脚-P0.7脚,语音芯片的A8脚、A9脚、PD脚、P/R脚分别接处理器的P2.0脚、P2.1脚、P3.0脚、P3.3脚, 语音芯片的CE非端、EOM非端分别接处理器的P2.2脚、P3.1脚,语音芯片的SP+脚、SP-脚之间连接有扬声器,语音芯片的MIC REF脚、MIC IN脚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麦克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源VCC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至接地端GND,语音芯片的ANAIN脚、AIAOUT脚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语音芯片的AGC脚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语音芯片的XCLK脚接地。
所述的时间显示模块包括限流电阻和四位七段共阴极数码管,处理器的P1口接限流电阻至四位七段共阴极数码管的A脚-G脚和DP脚,四位七段共阴极数码管的1脚-3脚依次接处理器的P2.5脚-P2.7脚。
所述的处理器采用处理器AT89S51。
所述的模数转换器采用模数转换器ADC0809。
所述的语音芯片采用语音芯片ISD25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驾驶员连续行车时间过长时,装置会根据不同的时限发出对应的驾驶时间提示,而当驾驶员到达4小时驾车疲劳时限时,装置会连续发出报警,并不断语音提示,提醒驾驶员及时休息,车上乘客注意安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输入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语音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时间显示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3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转发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视力脊椎保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