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电热管节能回转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3666.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旗;张海涛;姚正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旗 |
主分类号: | F27B7/10 | 分类号: | F27B7/10;F27B7/3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热管 节能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电热管节能回转窑炉,属于热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焙烧200℃~1000℃之间的粉料或者颗粒料粉体材料的回转窑炉,大部分采用“间壁传热式”回转炉,即有一个卧式布置的不锈钢转筒,转筒外壁的下部,布置有加热热源(或者是电加热或者是燃气加热或者是煤炭加热),热量通过转筒壁的传导传热,将热量传递给转筒内的产品。转筒呈一定斜度,粉料在转动的转筒内从高端往低端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被布置在转筒内壁的翻料板不停地翻动,受热比较均匀,转筒两端,采用密封箱对转筒两端进行动态密封,目前普遍使用的“间壁传热式”外加热回转炉,是用加热热源产生的热量先将筒体加热,再通过筒体间壁传热,将热量传给物料,热量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量利用率高的内置电热管节能回转窑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置电热管节能回转窑炉,包括转筒,转筒设置在支撑装置上,转筒连接电机,转筒出料端端部轴心处固定转轴,转筒壁上沿轴向均布6-9条电热管,每条电热管均连接电热管A相引线和电热管B相引线,电热管A相引线连接A相滑环,电热管B相引线连接B相滑环,A相滑环和B相滑环同轴安装在转轴上;
包括滑环定子支架,滑环定子支架上端固定滑环定子本体,滑环定子本体上固定A相碳刷和B相碳刷,A相碳刷与A相滑环摩擦接触,B相碳刷与B相滑环摩擦接触,A相碳刷连接A相动力线,B相碳刷连接B相动力线。
A相滑环与B相滑环之间设滑环转子中间绝缘体,将A相滑环与B相滑环隔离开来,防止短路。
A相碳刷和B相碳刷之间设滑环定子中间绝缘体,将A相碳刷和B相碳刷隔离开来,防止短路。
转筒外壁上设保温层。
转筒内壁和电热管用碳化硅无机材料,可以承受1000℃~1300℃的温度。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电机带动转筒转动,同时A相滑环和B相滑环也随转轴转动,A相碳刷被自身弹簧始终压紧在A相滑环上,B相碳刷被自身弹簧始终压紧在B相滑环上,使A相碳刷和A相滑环、B相碳刷和B相滑环始终保持通电状态,A相动力线和B相动力线连续向电热管供电,电热管持续发热,物料随转筒转动翻转并与电热管重复接触,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置电热管节能回转窑炉,通过电热管加热物料,并且电热管可持续发热,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转筒;2、保温层;3、电热管;4、电热管A相引线;5、电热管B相引线;6、B相滑环;7、滑环转子中间绝缘体;8、A相滑环;9、B相碳刷;10、A相碳刷;11、滑环定子中间绝缘体;12、滑环定子本体;13、滑环定子支架;14、A相动力线;15、B相动力线;1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置电热管节能回转窑炉,包括转筒1,转筒1设置在支撑装置上,转筒1连接电机,转筒1出料端端部轴心处固定转轴16,转筒1壁上沿轴向均布6-9条电热管3,每条电热管3均连接电热管A相引线4和电热管B相引线5,电热管A相引线4连接A相滑环8,电热管B相引线5连接B相滑环6,A相滑环8和B相滑环6同轴安装在转轴16上;
包括滑环定子支架13,滑环定子支架13上端固定滑环定子本体12,滑环定子本体12上固定A相碳刷10和B相碳刷9,A相碳刷10与A相滑环8摩擦接触,B相碳刷9与B相滑环6摩擦接触,A相碳刷10连接A相动力线14,B相碳刷6连接B相动力线15。
A相滑环8与B相滑环6之间设滑环转子中间绝缘体7,将A相滑环8与B相滑环6隔离开来,防止短路。
A相碳刷10和B相碳刷9之间设滑环定子中间绝缘体11,将A相碳刷10和B相碳刷9隔离开来,防止短路。
转筒1外壁上设保温层2。
转筒内1壁和电热管3用碳化硅无机材料,可以承受1000℃~1300℃的温度。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电机带动转筒1转动,同时A相滑环8和B相滑环6也随转轴16转动,A相碳刷10被自身弹簧始终压紧在A相滑环8上,B相碳刷9被自身弹簧始终压紧在B相滑环6上,使A相碳刷10和A相滑环8、B相碳刷9和B相滑环6始终保持通电状态,A相动力线14和B相动力线15连续向电热管3供电,电热管3持续发热,物料随转筒1转动翻转并与电热管3重复接触,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旗,未经李德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3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体转移温度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锥真空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