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3914.2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艾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燃烧的艾条对身体的穴位进行熏灼,通过艾热刺激,能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防病保健、通畅气血、固本培元的目的,同时,艾灸还能够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由医务人员手持艾香,在病人穴位上进行艾灸,需要灸治的穴位较多时,由非常消耗时间,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民间则是使用各式各样的艾灸器进行温灸,艾灸器使用十分方便,深受大众欢迎。但上述的操作,均存在施灸面积小、施灸时间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灸范围大且使用灵活方便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包括供使用者坐卧的支座以及与支座连接的靠背,其中所述支座内设有与人体相对应的下腔体,在下腔体内设有放置艾条的艾灸盆,在支座上分布有若干与人体相对的艾灸孔;所述靠背内设有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侧腔体,在靠背与人体相对的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侧灸孔,在侧灸孔对应的侧腔体内设有侧灸结构;所述艾灸孔和侧灸孔的孔径均为3~5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间距为1~3cm。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下腔体由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可拆卸的第一密封隔板分隔。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支座为箱体结构,箱体内形成下腔体,所述箱体的上板或是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可开关的操作盖板。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下腔体和侧腔体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密封隔板。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艾灸孔对应的支座内端面设有防护层,在防护层上设有与艾灸孔一一对应的通孔。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下腔体对应的支座侧壁上以及侧腔体对应的靠背侧壁上均分布有若干透气孔。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侧灸结构由若干定位钩和对应挂在定位钩上的艾灸 盒组成,定位钩分布在侧灸孔对应的侧腔体内壁上;在靠背背面设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与侧灸孔所在的侧面相对应。
上述的多功能坐卧艾灸装置中,所述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0~30cm,透气孔的孔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支座和靠背上设置腔体用于放置艾灸盆或艾灸盒,然后艾条的热量通过支座和靠背上的孔透出作用于人体穴位,由于孔的分布与人体相适应,因此可以同一时间灸治全身多个区域;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方便艾灸,将支座上的下腔体通过第一密封隔板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区域,同时下腔体和侧腔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隔板分隔,使用者在艾灸时,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坐或卧于支座上,然后在对应的腔体内点燃艾条进行艾灸,使用非常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支座1、艾灸孔1a、靠背2、侧灸孔2a、操作门2b、下腔体3、第一腔体3a、第二腔体3b、艾灸盆4、侧腔体5、第一密封隔板6、第二密封隔板7、防护层8、透气孔9、定位钩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海燕,未经叶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3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式多层共挤膜输液袋
- 下一篇:一种SPA可调节气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