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套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4662.5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发祥;荀俊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24 | 分类号: | B21C4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810007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拆卸套筒的装置,属于铝箔生产辅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铝箔生产过程中,当轧制薄料时,卷材需带套筒。开卷机轧制完一个道次后,需将套筒快速卸下。
采用现有的设备卸套筒时,需上卷小车的参与,不仅资金投入增加,而且占地面积增大,同时,增加了操作的繁琐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卸套筒速度快且效果好的卸套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卸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臂,与前述挡臂垂直设置的机械手,以及控制前述机械手动作的控制器;前述挡臂由气缸驱动,挡臂的端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前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前述的卸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挡臂的自由端向内凹陷,呈半圆形。
前述的卸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半圆形的内径与套筒的外径相等。
前述的卸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前述气缸和机械手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用机械手将套筒从开卷机卷筒上快速卸下,不需上卷小车参与,不仅节省了资金投入,而且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操作方便;机械手的自动卸套筒动作由挡臂端部的压力传感器启动,当挡臂压紧套筒后机械手才执行卸套筒动作,可靠性更高;挡臂的自由端向内凹陷,呈半圆形,半圆形的内径与套筒的外径相等,因而很好的保证了卸套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卸套筒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挡臂的左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挡臂,2-机械手,3-控制器,4-气缸,5-压力传感器,6-支架,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卸套筒装置,包括:挡臂1,与挡臂1垂直设置的机械手2,以及控制机械手2动作的控制器3。其中,挡臂1由气缸4驱动,挡臂1的端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
当挡臂1与套筒7之间的压力达到压力传感器5的设定值时,挡臂1停止继续下移,压力传感器5将启动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机械手2自动卸套筒。由于机械手2自动卸套筒动作由挡臂1端部的压力传感器5启动,当挡臂1压紧套筒7后机械手2才执行卸套筒动作,因此卸套筒的可靠性更高。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卸套筒装置用机械手2将套筒7从开卷机卷筒上快速卸下,不需上卷小车参与,不仅节省了资金投入,而且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操作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参照图2,挡臂1的自由端向内凹陷,呈半圆形,因此挡臂1与套筒7上的铝箔的侧边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保证在卸套筒的过程中铝箔保持整齐,卸套筒效果好。
更为优选的是,半圆形的内径与套筒7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卸套筒装置,还包括:支架6。支架6用于固定气缸4和机械手2,优选杆状的支架,可以有效减少卸套筒装置的占地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4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