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走线的GPS单极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4943.0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郑胜;牛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海通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gps 单极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天线,从馈地点出线方式的一种高效率GPS单
极天线。
背景技术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其中民用 GPS卫星信号频率为1575.42MHz,信号为圆极化。GPS卫星是随机分布于半球天空上,手机GPS天线用于接收GPS卫星发出的定位导航信号。由于GPS卫星的随机分布和GPS卫星信号的频段带宽窄这些特点决定了GPS卫星信号的接收需要高效的天线。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广泛的应用GPS,以满足手机等移动终端客户的需求。随着移动终端越来越薄,天线空间压缩越来越明显。从以前的GPS陶瓷天线需要的移动终端超大天线空间,来满足GPS陶瓷天线的超大空间;到目前的手机天线环境,手机终端的GPS整体环境要恶化很多,GPS天线的设计空间越来越小。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设计出高效率的GPS天线,对移动终端尤为重要。
图1所示为现有以馈入点出线方式的GPS单极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金手指单元200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辐射体201、第二辐射体202、第三辐射体203、第四辐射体204以及第五辐射体20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走线的GPS单极天线,其包括PCB板、第一金手指单元、第二金手指单元、天线耦合单元以及天线辐射单元;
所述第一金手指单元与PCB板上的馈地点连接,所述天线耦合单元自所述馈地点延伸的第一耦合体、第二耦合体、第三耦合体与第四耦合体;
所述第二金手指单元与PCB板上的馈入点连接,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自所述馈入点延伸的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
所述天线耦合单元作用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并在GPS中心频率值下产生谐振,所述天线辐射单元产生天线辐射。
较佳地,所述第一耦合体自所述馈地点延伸,所述第二耦合体与所述第一耦合体末端连接并沿所述第一耦合体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耦合体与所述第二耦合体末端连接并沿所述第二耦合体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耦合体与所述第三耦合体末端连接并沿所述第三耦合体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较佳地,所述第一辐射体自所述馈入点延伸,所述第一辐射体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耦合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连接并沿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辐射体与所述第三耦合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较佳地,所述第二耦合体与第三耦合体之间开有宽度为0.5mm-1mm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耦合体与第四耦合体之间开有宽度为0.5mm-1mm之间的缝隙。
较佳地,所述第一耦合体与第一辐射体之间开有宽度为0.5mm-1mm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耦合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开有宽度为0.5mm-1mm之间的缝隙。
较佳地,所述天线耦合单元的走线总长度为GPS中心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较佳地,所述各缝隙的宽度小于各耦合体与辐射体的宽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辐射体延伸方向的末端不超过所述第三耦合体延伸方向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走线的GPS单极天线与常规的以馈入点出线方式的天线相比具有高Q值,高效率,特别在天线净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机GPS单极天线的性能优越性尤为明显。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以馈入点出线的GPS单极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走线的GPS单极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走线的GPS单极天线结构组装贴附图,图中黑色实体为新型的GPS单级天线,帖附在壳体或者天线支架表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GPS单极天线的S11图,图中横坐标对应为频率点,单位为MHz;纵坐标对应为S11,单位为db;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GPS单极天线的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走线的GPS单极天线,其包括PCB板、第一金手指单元100、第二金手指单元200、天线耦合单元以及天线辐射单元;
第一金手指单元100与PCB板上的馈地点连接,所述天线耦合单元自所述馈地点延伸的第一耦合体101、第二耦合体102、第三耦合体103与第四耦合体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海通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海通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4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