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组合设计的工业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111.2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组合 设计 工业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炉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设计的工业炉,它主要是针对辊底式大型连续热处理炉如何针对解决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和不同工艺进行柔性的、迅捷的调整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对热处理加工质量要求的提高,热处理设备因辊底传动系统的优势已被普遍采用,但目前辊底式炉型,其大型连续式的居多,对于小批量、多品种和不同工艺产品还无法适应。
传统的加热炉设计为整体钢结构,长度及相应产量不可改造变更,一旦客户生产需求发生变化,无法灵活应对,产能不足的情况客户只能另起一条生产线,而产能过剩则生产线的每吨能耗会大幅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设计的工业炉,将独立加热室模块化,可拼接化,可将多个加热室拼接组成生产线,配合不同工艺灵活配置,降低无效空间,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炉门模块、炉体模块、真空室模块、风冷室模块、淬火室模块、水冷仓模块、装卸料台模块及清洗烘干机模块的子模块,所述的工业炉内的每个子模块的两端设有拼装法兰,子模块与子模块间通过两端的拼装法兰用螺栓、密封垫连接后组成一个热处理生产线,且该热处理生产线根据工艺的不同,每一段工艺过程由一个子模块或若干个子模块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门模块、炉体模块组成加热室,该炉门模块、炉体模块、风冷室模块的炉衬衔接处设有止口耦合型模块,当止口耦合型模块组合并用螺栓收紧时,模块被压缩,形成软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门模块、炉体模块组成的加热室内设有托辊,该托辊摆动幅度由编码器检测发讯,当轻载荷时,该托辊由减速机、及链传动副驱动;当重载时,托辊由单独减速机驱动,该减速机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驱动电机正反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工业炉制造技术的创新,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设计,极大地降低设计制造周期和研发重复投入;
2、在热处理装备制造实现了柔性生产工艺;
3、灵活组合模块化结构使根据经济能力分期更新改造,降低改造费用成为可能;
4、在同一生产线实现多种工艺制度和连续式、周期式生产方式;
5、生产线安装功率随工艺和产量而发生变动,更及有效实现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炉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室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冷室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淬火室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卸料台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烘干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炉门模块;2、炉体模块;3、真空室模块;4、风冷室模块;5、淬火室模块;6、水冷仓模块;7、装卸料台模块;8、清洗烘干机模块;9、拼装法兰;10、托辊;11、止口耦合型模块;12、螺栓;13、辐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门模块1、炉体模块2、真空室模块3、风冷室模块4、淬火室模块5、水冷仓模块6、装卸料台模块7及清洗烘干机模块8的子模块,所述的工业炉内的每个子模块的两端设有拼装法兰9,子模块与子模块间通过两端的拼装法兰9用螺栓12、密封垫连接后组成一个热处理生产线,且该热处理生产线根据工艺的不同,每一段工艺过程由一个子模块或若干个子模块组成。通过各室独立机电系统、可组合拼装的炉型结构,根据产能大小,既可组装成贯通式连续炉长短不等的炉体;又可根据其小品量不同的工艺的特点分室设定工艺,每室托辊10往复摆动,步进式完成工艺过程。举例说明如下:
1、淬火(调质)生产线组合拼装:
装卸料台模块7+真空室模块3+n1×炉体模块2(淬火加热炉)+炉门模块1+淬火室模块5+装卸料台模块7+清洗烘干模模块块8+n2×炉体模块2(回火加热炉)+装卸料台模块7;
2、普通正火生产线组合拼装:
装卸料台模块7+真空室模块3+n1×炉体模块2+炉门模块1+风冷室模块4;
3、等温正火生产线组合拼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