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感应LED自动照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149.X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蔡锋;钟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韩凤 |
地址: | 2141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感应 led 自动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照明灯具,具体是一种红外感应LED自动照明灯。
背景技术
有些照明场合如仓库等,并不需要一直有灯照明,只需要有人在上下货的时候提供照明即可,如果一直开着则会带来能源的浪费,需要如果人为的开灯和关灯,有时还会忘了关灯,晚上开灯时由于没有光线又看不到开关,关灯后又看不清路,走路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实现有人的时候照明,无人时自动延时关闭的照明灯具。如果采用声控检测走路声的方式则会受到外部噪声的干扰,所以要选用一种能检测人特有的自发信号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感应LED自动照明灯。实现有人时开灯,无人时关灯,以减少开灯时间,起到自动节能效果。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红外感应LED自动照明灯包括:LED灯具和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LED灯具包括密封固定于灯壳内部的电源、控制板和LED灯板;所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位于LED灯具旁侧,通过鹅颈管连接到灯壳;所述控制板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延时开关和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到LED灯板,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入端通过鹅颈管内的导线连接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
所述LED灯具的灯壳包括背壳和灯罩,灯罩的尾部连接背壳并密封,所述电源和控制板安装于背壳内,LED灯板安装于灯罩内,所述鹅颈管连接到背壳侧壁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对环境中的人进行检测,进而控制LED灯具的开关,实现有人时开灯,无人时关灯,起到自动节能效果。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外置,采用鹅颈管连接,使用时传感器可以指向任意角度,实现灵活的探测角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灯结构包括LED灯具1、鹅颈管2和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所述LED灯具1包括密封固定于灯壳内部的电源、控制板和LED灯板。鹅颈管2作为支撑和供导线通过。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位于LED灯具旁侧,通过鹅颈管2连接到灯壳。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包括传感器透镜和线路板均密封固定于自身底座内部。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板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延时开关和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到LED灯板,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入端通过鹅颈管2内的导线连接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
LED灯具1的灯壳包括背壳和灯罩,灯罩的尾部连接背壳并密封,所述电源和控制板安装于背壳内,LED灯板安装于灯罩内,所述鹅颈管2连接到背壳侧壁的通孔。其工作原理是:LED灯具1是整个灯的发光和控制单元,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通过鹅颈管3固定在灯具上,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检测到人体信号以后发出信号给延时开关的硅控制单元,驱动继电器触点闭合点亮灯具。
通过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3对人体释放的特殊波段的红外线进行采集,检测到有人体红外线强度的波动时,说明有人在动作,此时传感器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信号,复位延时开关的计时器,保持LED灯具点亮;等到人离开后,传感器不再输出脉冲,延时开关的定时时间到后,自动关闭LED灯具,实现了感应人的活动自动控制LED灯具开关。
考虑到传感器的探测角度范围有限,一般为120°有效范围,那么如果灯具安装于角落且传感器不能调节角度的话,可能探测范围不够,所以传感器的结构上采用外置式,通过鹅颈管连接,使用时传感器可以指向任意角度,方便实际使用中合理调节角度。
考虑到光效和寿命,选用LED代替白炽灯作为照明灯具,原因是LED是作为冷光源,是利用半导体发光原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比白炽灯利用发热来发光的原理大大提高,而且白炽灯的寿命随着点亮时间的增加而缩短,直到钨丝烧断彻底损坏,这个时间只有1000小时之内,而LED的理论寿命可以达到上万小时,并且这个寿命只是按照光衰来计算,并不是彻底损坏不亮,所以本专利使用LED作为照明灯具光源。
本专利涉及的结构和电路控制原理可用于各种照明灯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方法以及内燃机
- 下一篇: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及其前部部件的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