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211.5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白木学;多田纯一;笹田信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H03H9/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触控面板等输入设备中应用的振动装置及在该振动装置中应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此前一直引进在显示装置中配置触控面板功能的设备和使用操作键的输入设备。在这些设备中,预先内置振动装置,操作员通过手指或操控笔按压,即可输入信息。输入信息时,振动将通过手指和操控笔传回,操作员可通过感触确切了解设备操控情况。如专利文献1(JP2011-245437)中所述,在这种振动装置中配置有将一个端子固定在底座上的压电致动器,在压电致动器的其他端子上以阻尼器为介质配置有感应锤,通过这些措施可成功实现振动装置的轻型化。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振动装置中,虽然厚度成功变薄,为了获得规定的振动,需要应用数十毫米长度的感应锤,因此在平面视觉中实现小型化存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传统课题,提供可在平面视觉中实现小型化的振动装置及应用该振动装置的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振动装置,其特点是,包括:
进行往返非对称性轴向微振动的驱动轴;
连接了上述驱动轴的一端使驱动轴轴向进行往返非对称性微振动的微振动发生部件;
支撑上述驱动轴或上述微振动发生部件使驱动轴能自如地向轴向进行微振动的框体;
因上述驱动轴的微振动而沿驱动轴轴向移动的、与驱动轴连接的撞击部材;
其中,上述撞击部材在驱动轴上移动然后撞击设置在框体上的被撞击部然后对框体产生振动效果。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述微振动发生部件是包括弹性薄板和伸缩薄板的变形薄板,给配置在弹性薄板至少一面上的伸缩薄板加驱动电压后上述伸缩薄板伸缩中央部位与周缘部位能向上述弹性薄板的法线方向进行相对变位。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述微振动发生部件仅通过上述驱动轴被框体支撑。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述微振动发生部件的周缘部是以点状沿周向等间距被固定在上述框体上。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述撞击部材或被撞击部的至少一方是面向对方突出出来。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述框体有上述撞击部材两面面对的壁体,上述被撞击部设置在各个上述壁体的壁面上,以使上述撞击部材往返反复撞击被撞击部。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述撞击部材有用于插通驱动轴的贯穿孔,贯穿孔与驱动轴之间的空隙由经过热收缩处理的热收缩性树脂填充,通过热收缩性树脂的热收缩力,撞击部材与驱动轴摩擦契合。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使上述撞击部材向驱动轴轴向移动的驱动电压波形,使上述撞击部材从基准位置向被撞击部靠近方向移动的时间是根据移动第一距离来设定的,该第一距离比上述基准位置中的上述撞击部材与上述被撞击部之间距离还长,上述撞击部材并非要移动所设定的第一距离,而是要撞击到上述被撞击部上。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使上述撞击部材向驱动轴轴向移动的驱动电压波形,从撞击部材所对接一方被撞击部的位置开始向另一方被撞击部移动的时间是按照移动第二距离来设定的,该第二距离相比于对接一方被撞击部材与另一方被撞击部之间距离还长,上述撞击部材并非要移动所设定的第二距离,而是要撞击上述另一方被撞击部。
所述的振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使上述撞击部材向驱动轴轴向移动的驱动电压波形,是基于传感器检测撞击部材对被撞击部的撞击后得到的信号使撞击部材移动方向发生反转来设定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备前述的振动装置的电子设备。
上述撞击部材将上述驱动轴移向上方,通过与设置在上述框体中的被撞击部件,从而在框体内产生振动。通过这些结构,撞击部材由于高速与设置在框体中的被撞击部件产生撞击,可在框体中激发振动。框体中产生的振动将被传递至配置有振动装置的电子设备上。因此,即使不增大撞击部件的尺寸也可获得振动,还可在平面视觉中收获振动装置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1的振动装置组成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1的振动装置的驱动电压波形和撞击部材的位置示例。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2的振动装置组成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2的振动装置的驱动电压波形和撞击部材的位置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