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的测试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522.1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姜娟;陈晨;洪燕;张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汽车 燃油 总成 振动 噪声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的测试托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汽车NVH技术的日趋完善,燃油系统作为乘员可感知的一个重要声源,已经成为影响怠速噪声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了各主机厂及顾客的关注。目前,虽然市场上一些厂商也在进行相关测试,以开发或验证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的NVH性能,但对用于测试的方法及台架行业内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因此造成了测试过程中无法控制试验边界条件以及试验数据可比性差等问题。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64107.9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油箱内燃油泵单体噪声的组合式测试托架,其包括四个L形托块和一个传声器固定支架;所述L形托块分别支撑在油泵法兰的四个角上;所述传声器固定支架连接在其中一个L形托块上,并伸至油泵法兰的正上方。本结构可根据油箱形状随意选择支点,能满足试验规范的要求,方便有效。但该结构不能高低调节,对与不规则的油箱很难固定,且稳定性差;另外,由于传感器固定支架固定在油箱固定支架上,容易造成干扰,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的测试托架,解决现有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测试试验中燃油箱固定支架调节范围小,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测试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的测试托架,包括油箱固定支架和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油箱固定支架和传感器固定支架相互独立设置,所述油箱固定支架包括底部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且可在基座上滑动的4个纵向调节杆,纵向调节杆上活动设置有可伸缩的水平可调托臂,所述水平可调托臂可沿纵向调节杆转动及上下移动。
为方便纵向调节杆移动,所述基座为矩形空心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基座,所述纵向调节杆的底部设置有套在基座其中一根矩形空心方管上的滑套,滑套带动纵向调节杆在基座上移动;滑套上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螺栓将滑套固定在基座上。
为方便水平调节托臂上下移动及转动,所述水平可调托臂包括套在纵向调节杆上的套管,套管上设置有螺纹孔,套管通过螺栓固定在纵向调节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可调托臂还包括与套管固定连接的第一横杆,套在第一横杆内可伸缩的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与油箱固定螺栓或钢带配合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为矩形空心方管,第一横杆上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第二横杆固定在第一横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纵向调节杆的水平运动和水平可调托臂的转动、上下移动及可伸缩性,从各个方位调整位置,满足不同油箱的固定要求,通用性高。且调节方便,快速,固定可靠。水平可调托臂前端的连接片方便钢带固定或螺栓方式固定的油箱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采用矩形空心方管,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方便调整。所述基座及滑套结构,安装方便,成本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测试汽车燃油泵及燃油箱总成振动噪声的测试托架,包括油箱固定支架和传感器固定支架;所述油箱固定支架和传感器固定支架相互独立设置,避免测试时主体的振动通过支架传递,从而对传声器信号产生干扰。所述油箱固定支架包括底部基座1及设置在基座1上且可在基座1上滑动的4个纵向调节杆2,纵向调节杆2上活动设置有可伸缩的水平可调托臂3,所述水平可调托臂3可沿纵向调节杆2转动及上下移动。
所述基座1为矩形空心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基座,其中两个纵向调节杆2固定在基座1的两个角上,另外两个纵向调节杆2活动设置在基座1的两对边上。所述纵向调节杆2的底部设置有套在基座其中一根矩形空心方管上的滑套4,滑套4带动纵向调节2在基座1上移动;滑套4上设置有螺纹孔,当纵向调节杆2位置确定后,通过螺栓将滑套4固定在基座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客车尿素罐
- 下一篇:一种检测混合渣粉中Tfe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