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749.6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强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B60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采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代步工具,其乘坐舒适性也是关键因素,在传统的柴油汽油汽车在需要对驾驶室内供暖时,是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的余热作为热源的方式,让能源利用率最大化。
但是随着节能环保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倡导的主题,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取消了发动机,这对纯电动汽车驾驶室采暖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目前无论是从燃油(燃气)加热方式、电加热方式和热泵加热方式几个方面来解决纯电动汽车的驾驶室采暖问题都并不理想:
1,电加热方式:如果把高功率的传统电热丝暖气放进电动汽车里,电池的电力会很快被榨干,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电池的最大续驶里程。
2,燃油(燃气)加热方式:从安全和使用的便捷性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
3,热泵加热方式:从系统的复杂性、可靠性等方面也存在困难,而且仍需要消耗电池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纯电动汽车没有适合采暖装置来对驾驶室进行供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安装在电动汽车内,包括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和容器,所述内保温层设置在外保温层内并且在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之间设有空气通道,容器设置在内保温层内并且在内保温层和容器之间设有金属保护套,所述容器内装有TH576高温相变材料,在TH576高温相变材料内安装有浸入式电加热棒,所述外保温层上相对安装有均与空气通道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保温层外设置有用于在电动汽车上固定的支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保温层是厚度为20mm以上的水解石棉层,所述内保温层是厚度为60mm以上的硅酸钙板,所述容器的尺寸为580*320*80mm,空气通道的宽度为25mm,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尺寸均为200*200m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TH576高温相变材料重25kg。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完全不需要消耗电池能量;电池充电时同时蓄热,蓄满自动断电;还可以通过调节进风门和排风门角度实现供热温度可控,完全能满足对电动汽车内驾驶室的供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安装在电动汽车内,包括外保温层1、内保温层2和容器4,所述内保温层2设置在外保温层1内并且在外保温层1和内保温层2之间设有空气通道3,容器4设置在内保温层2内并且在内保温层2和容器4之间设有金属保护套7,所述容器4内装有TH576高温相变材料10,在TH576高温相变材料10内安装有浸入式电加热棒5,所述外保温层1上相对安装有均与空气通道3相通的进风口8和出风口6。
容器4的材质优选OCr18Ni9不锈钢,内层涂覆石墨粉、SiO2混合有机硅树脂涂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外保温层1外设置有用于在电动汽车上固定的支座9。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外保温层1是厚度为20mm以上的水解石棉层,所述内保温层2是厚度为60mm以上的硅酸钙板,所述容器4的尺寸为580*320*80mm,空气通道3的宽度为25mm,所述进风口8和出风口6的尺寸均为200*2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采暖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TH576高温相变材料10重25kg。该重量的TH576高温相变材料10使整个电动车采暖装置的总质量30—35kg,蓄热能力可以达到3.95KWh,满足4小时续航时间。
工作原理:当电动车充电时,本相变蓄热装置同时工作,进风门和排风门关闭,利用浸入式电加热棒5及温控系统使相变材料完成相变;在车辆行驶时,进风门和排风门根据需要打开不同角度,释放出储存的热量,实现供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强,未经吴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结构湿膜表冷器
- 下一篇:一种面板移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