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压柱上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7466.3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良春;黄滨波;穆双;申纬;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飞世龙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5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蒋家华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压柱上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压柱上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中压柱上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现有的中压柱上断路器的结构主要有导电部分、真空灭弧室、绝缘部分、传动部分、框架和操动机构等组成。真空灭弧室主要有动静触头、屏蔽罩、动静导电杆、波纹管及外壳等部件组成为一个整体,不能拆装,损坏时应整个调换。真空灭弧室断开后,出线排上可能带电,为检测出线排是否带电,现有的中压柱上断路器都采取外接外部互感器,外部互感器价格高昂,成本较高,存在着经济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压柱上断路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成本高、经济性差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压柱上断路器,包括绝缘管,绝缘管内上部设置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的底端设置铜端子,铜端子上设置铜棒,所述的铜棒与绝缘管垂直并且穿出绝缘管之外,所述的铜端子内设置铜套,铜套内壁设置接触片,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底部的导电杆伸入到铜套内,还包括感应线圈和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套在铜棒上,所述的绝缘管管壁上设置空腔,所述的感应线圈设置在空腔内,其顶部连接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断路器内设置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连接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诸如指示灯等装置,真空灭弧室断开后,如果出线排上还带电,感应线圈感应到出线排带电后,传感器将将感应到的电荷通过导线输送至指示灯,由此判断真空灭弧室断开后,出线排上是否还带电,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感应线圈感应出线排是否带电,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采用外接外部互感器,感应线圈相比外部互感器价格低廉,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绝缘管;2、真空灭弧室;3、铜端子;4、铜棒;5、铜套;6、接触片;7、感应线圈;8、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中压柱上断路器,包括绝缘管1,绝缘管1内上部设置真空灭弧室2,真空灭弧室2的底端设置铜端子3,铜端子3上设置铜棒4,所述的铜棒4与绝缘管1垂直并且穿出绝缘管1之外,所述的铜端子3内设置铜套5,铜套5内壁设置接触片6,所述的真空灭弧室2底部的导电杆伸入到铜套5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感应线圈7和传感器8,所述的传感器8套在铜棒4上,所述的绝缘管1管壁上设置空腔,所述的感应线圈7设置在空腔内,其顶部连接传感器8。
本实用新型中未作特别说明的如真空灭弧室等均为现有技术,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飞世龙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飞世龙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灵敏度管式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砂浆原料烘干筛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