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多芯管通舱贯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7492.6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斌;刘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凯音 |
地址: | 317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多芯管通舱 贯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造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焊接于船舶舱壁的贯穿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船用多芯管通舱时采用的贯穿件。
背景技术
在现代船舶上,阀门遥控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通过控制动力设备,利用船用多芯管传递压力带动阀门动作来实现。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一般船用多芯管穿过舱壁时普遍采用内径比多芯管外径稍大的厚壁钢套管作为通舱件,将船用多芯管与厚壁钢套管之间的间隙用防火填料进行密封。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由于每根船用多芯管都需要一个钢套管,布置大量的船用多芯管就需要成排的钢套管集中排列布置在一起,加上钢套管的外径尺寸很小,与舱壁焊接时候强度不够,为此有时不得不另外设置加强板。
(2)在钢套管与舱壁焊接完毕,大量成排的船用多芯管需要穿过钢套管,因施工时钢套管与钢套管卡之间的距离非常小,给钢套管的焊接施工造成较大困难,并且安装船用多芯管时容易损伤船用多芯管而漏油。由于起传递压力、远程控制阀件作用的船用多芯管多为高压管道,一旦漏油,将会因为空间限制而无法维修,势必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
(3)船用多芯管外圈为不具有防火性能的胶皮,极易燃烧。船用多芯管传递压力的介质为具有一定温度的可燃的液压油,一旦其中一根船用多芯管在布置过于紧密的通舱件处着火,通舱件周围的所有船用多芯管都将被引燃而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简单、能降低施工难度、安全性好,同时维修方便的船用多芯管通舱贯穿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船用多芯管通舱贯穿件,包括电缆穿舱件及设置在电缆穿舱件内部的集中排列的船用多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穿舱件为椭圆形钢质衬圈,舱壁上开有与所述电缆穿舱件相配合的椭圆形通孔,电缆穿舱件与舱壁焊接固定;
所述电缆穿舱件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形状为椭圆形,固定板与电缆穿舱件内部形状相配合且固定连接,固定板上开有多条长方形孔,所述多条长方形孔平行排列;
所述多条船用多芯管穿过长方形孔且均匀排列;
所述电缆船舱件内填充有防火填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长方形孔的宽度和长度均大于船用多芯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火填料为普通船用防火填料。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选用外圈尺寸较大的电缆穿舱件有效地解决了普通船用多芯管穿舱件的钢套管外径尺寸太小,焊接施工困难的问题。
2、电缆穿舱件内圈尺寸与普通穿舱件相比较大,固定板沟槽与船用多芯管之间留有间隙,使得船用多芯管的贯穿、排列与安装变得简单,拆卸、维修方便,同时减少了船用多芯管损伤漏油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维修的麻烦。
3、电缆穿舱件尺寸较大,同时质轻、结实,与舱壁焊接能够保证强度,不需要另外焊接加强筋。
4、整个船用多芯管通舱贯穿件在施工过程中安装空间较大,同时各部件之间的空隙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防火填料进行填充,保证船用多芯管的保护胶皮不受损伤,解决了船用多芯管的防火安全问题。
5、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所有部件均为船舶建造用普通材料,可充分利用船舶电气安装时的余料,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船用多芯管通舱贯穿件,包括电缆穿舱件1及设置在电缆穿舱件1内部的集中排列的船用多芯管2。所述电缆穿舱件1为椭圆形钢质衬圈,舱壁6上开有与其相配合的椭圆形通孔,电缆穿舱件1与舱壁6焊接固定;电缆船舱件1可在舱壁6根据电缆穿舱件外圈尺寸大小开孔后,与舱壁6进行焊接,保证所述的船用多芯管2通舱贯穿件安装好后的牢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时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