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床主轴用锥柄转换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7678.1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戚勇斌;刘炳文;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主轴 用锥柄 转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床主轴用锥柄转换套。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龙门铣床和大型落地镗床的主轴7:24锥孔的锥度号一般是NO.60,而常用的镗铣类机床的主轴7:24锥孔的锥度号一般是NO.50。因此,此类大型机床都需要重新配备整套锥柄是NO.60的刀具和量具等机床工具,无法实现与常用的锥柄是NO.50的机床工具通用,增加了机床的使用成本。
经检索,CN202877631公开了一种自动拉刀的ISO50锥孔转换ISO锥孔的变径套结构,其包括ISO50锥孔主轴和主轴拉杆、主轴卡爪、变径套拉钉、套一、套二、O型圈、弹簧和卡爪,在ISO50锥孔主轴后面设有ISO50外锥变ISO40内锥变径套,ISO锥孔主轴与变径套通过4根螺钉连接,螺钉上面设有键一,ISO50外锥变ISO40内锥变径套后端设有键二,套一和套二之间设有O型圈,其不足:一是结构复杂,机械零件多、加工复杂、生产成本高,维修不方便;二是由于该发明采用分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ISO50外锥变ISO40内锥变径套与ISO50锥孔主轴之间的配合是通过外锥面和内锥面的接触来保证,当锥面充分接触后,两者的端面不能接触,总是留有一定缝隙,导致加工精度不稳定;三是卡爪的结构是根据内部空间设计,需要单独加工制作,导致通用性能低、互换性差;四是由于套一和套二之间设有O型圈,因此,需要对套一的内壁加工固定O型圈的环形凹槽,无形中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械零件少、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维修方便、互换性高、加工精度稳定的机床主轴用锥柄转换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床主轴用锥柄转换套,包括机床主轴、主轴拉杆、主轴卡爪、拉钉、端面键、张紧弹簧、定位套和紧固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主轴内设有转换体、拉爪、拉爪定位套和调整垫,所述主轴拉杆设置在机床主轴内,主轴拉杆前端设有主轴卡爪,后端与机床主轴中心孔滑动连接,所述主轴拉杆中心孔中设有张紧弹簧,张紧弹簧下端经定位套与拉钉固定连接,上端与主轴拉杆相抵触,所述拉钉是由粗圆柱体、细圆柱体和锥台体组成的腰形结构,所述细圆柱体一端与锥台体的小径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粗圆柱体固定连接,所述锥台体的大径端沿轴向设有顶台,所述拉钉上端经粗圆柱体与主轴拉杆固定连接,下端经顶台与转换体内径相对应,所述转换体是由锥形套体和锥形套体大径端的凸缘同轴心固定连接而成,所述转换体内孔是由拉爪定位套安装孔、拉爪运动孔腔以及锥形孔相连通而成,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与转换体的锥形套体的倾斜方向和斜度相同,所述转换体插在机床主轴的中心孔中,所述转换体端面经调整垫与机床主轴相接触,并经紧固螺钉与机床主轴固定连接,使转换体的锥面和端面同时受力,确保转换体的各项精度达到稳定,所述端面键与转换体固定连接,所述拉爪定位套设在转换体内孔中并与转换体内孔滑动连接,拉爪定位套前端与拉爪相卡接,后端与拉钉的顶台相对应,以利于通过拉钉实现与机床主轴同步的拉刀和松刀动作,完成NO.50的机床工具在NO.60主轴上的使用,从而减少机床工具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机床工具的通用性,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拉钉下端的顶台端面上设有调整垫,以利于实现与机床主轴同步的拉刀和松刀动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机械零件少、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维修方便、互换性高、加工精度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拉钉1、调整垫2、转换体3、拉爪4、调整垫5、端面键6、机床主轴7、主轴拉杆8、主轴卡爪9、紧固螺钉10、拉爪定位套11、张紧弹簧12、定位套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