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设备的成型轧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8534.8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姒大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景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姒大淼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设备 成型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成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轧设备的成型轧辊。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冷轧设备的成型轧辊采用封闭的成型结构,即采用在上辊体或下辊体上设置封闭结构的成型腔,封闭结构的成型腔要求精度高、制造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由于成型腔尺寸不能调整,加工范围受到局限,另外,在冷轧成型加工过程中,成型腔极易磨损,经常维修或更换影响生产效率,且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加工、便于维修、适用范围广的冷轧设备的成型轧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辊体和下辊体,上辊体安装于上辊轴,下辊体安装于下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体上开设有上成型槽,下辊体上开设有下成型槽,所述上成型槽和下成型槽组合构成一成型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腔由上成型槽和下成型槽组合构成,使得成型腔成为分体式结构,当加工不同尺寸的工件时,可通过调节上、下辊体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距离,改变成型腔的尺寸,使得加工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另外分体式结构在加工时可分别加工,使得生产制造更加容易,降低加工成本;并且当产生磨损时,可分别对上、下辊体进行维修或更换,维修更加方便、快捷。
为了适应不同产品的形状要求,所述成型腔为矩形或正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辊体和下辊体的截面呈T形,且下辊体相对上辊体旋转180°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辊体和下辊体的截面呈阶梯形,且下辊体相对上辊体旋转180°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辊体 2、上成型槽 3、上辊轴
4、成型腔 5、下成型槽 6、下辊轴
7、下辊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上辊体1和7,上辊体1安装于上辊轴3,下辊体7安装于下辊轴6,所述上辊体1上开设有上成型槽2,下辊体7上开设有下成型槽5,所述上成型槽2和下成型槽5组合构成一成型腔4;成型腔4为矩形;所述上辊体1和下辊体7的轴向截面呈T形,且下辊体相对上辊体旋转180°角设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上辊体1和7,上辊体1安装于上辊轴3,下辊体7安装于下辊轴6,所述上辊体1上开设有上成型槽2,下辊体7上开设有下成型槽5,所述上成型槽2和下成型槽5组合构成一成型腔4;成型腔4为矩形;所述上辊体1和下辊体7的轴向截面呈阶梯形,且下辊体相对上辊体旋转180°角设置。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加热后的金属材料置于上、下辊体之间,利用上、下辊体的挤压作用,金属材料在成型腔中被轧制,从而形成与成型腔相应的成型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景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姒大淼,未经天津景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姒大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8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棒材分缸台架
- 下一篇:废旧液晶显示器自动综合拆解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