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板式流量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8597.3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劭芳 |
主分类号: | H01H35/24 | 分类号: | H01H35/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流量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开关,具体涉及一种挡板式流量开关。
背景技术
挡板式流量开关,是机械式流量开关的一种。常见的挡板式流量开关多为靶式流量开关,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流体冲向叶片时,叶片摆动,改变了磁铁与簧片接触器的相对位置,激发了接触器使其闭合或断开,一旦流体被中断,叶片回到起始位置,又一次激发簧片接触器,两磁铁的相互排斥提供了流量开关复位所需的力,接触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挡板式流量开关,流体在冲开叶片时存在阻力,导致挡板式流量开关的灵敏度不高,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挡板式流量开关,该流量开关具有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挡板式流量开关,包括流量通道和挡板,所述挡板连接在流量通道的上部,并以挡板和流量通道的连接部位为轴转动,在流量通道内部无流体通过时,挡板位于与流量通道轴线方向垂直的位置处;流量通道外设有接近开关,在挡板上安装有用作所述接近开关感应元件的触发介质。
进一步,上述接近开关为无源接近开关,触发介质是由磁或铁质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上述流量通道上方设有盲管,盲管的长度方向与流量通道的轴线方向垂直,接近开关位于盲管内部,接近开关在盲管内部的深度可调。
进一步,上述流量通道上方设有径向接口,径向接口呈管状并与流量通道连通,在径向接口上配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径向接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盲管焊接在密封盖的中部。
进一步,上述密封盖上焊接有螺母,盲管穿过螺母并焊接在密封盖上。
进一步,上述流量通道内壁上设有与流量通道的轴线方向平行的环状凸缘,环状凸缘处的截面直径小于流量通道其余部位的截面直径,在流量通道内部无流体通过时,挡板搭放在环状凸缘的环形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中述及的挡板式流量开关,包括流量通道和挡板,挡板连接在流量通道的上部,并以挡板和流量通道的连接部位为轴转动,初始状态在流量通道内部无流体通过时,挡板位于垂直于流量通道轴线方向的位置,当流量通道内部有流体通过时,仅需要克服挡板自重即可将挡板顶开,阻力明显减小,且在流体流量达到一定阈值后,安装在挡板上的触发介质会触发接近开关并输出开关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挡板式流量开关,灵敏度明显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改进,接近开关在盲管内部的深度可调,由于接近开关与触发介质的感应距离恒定,通过调节接近开关在盲管内部的深入程度,改变挡板的最大开启程度,进而控制流量通道内部流量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式流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接近开关处于盲管底部时触发介质触发接近开关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接近开关未处于盲管底部时触发介质触发接近开关时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挡板式流量开关,包括流量通道1和挡板2。挡板2连接在流量通道1的上部,并以挡板和流量通道的连接部位A为轴转动。当流量通道内部无流体通过时,挡板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至与流量通道1轴线方向垂直的位置处,如图1所示,图1中挡板式流量开关水平放置。流量通道1外设有接近开关3,在挡板2上安装有触发介质4,触发介质4为接近开关3的感应元件。
当流量通道1内部有流体通过时,只需克服挡板的自重即冲开挡板2,阻力明显减小,待挡板2到达接近开关3的感应范围时,接近开关3输出开关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挡板式流量开关,本实用新型灵敏度明显提高。优选地,接近开关可以采用无源接近开关,触发介质是由磁或铁质材料制成的。
为方便接近开关3的安放,在流量通道1的上方设置盲管5,盲管5的长度方向与流量通道1的轴线方向垂直,接近开关3位于盲管5内部,接近开关3在盲管5内部的深度可调。由于接近开关3感应触发介质4的距离恒定,通过调整接近开关3在盲管5内部的伸入程度,可以改变挡板2的最大开启程度,进而控制流量通道1内部流体流量大小,图2和图3所示分别示出了接近开关3置于盲管5底部和未置于盲管5底部时挡板2的最大开启程度,即触发介质4触发接近开关3时的临界位置。当然,也可以采用盲管5上下调节的方式,来达到与上述调节相同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劭芳,未经韩劭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8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