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专用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8598.8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6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卢蛟;卢英斌;黄伟;叶银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11/04;H01B7/18;H01B7/282;H01B7/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专用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专用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在海洋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的背景下,海洋用电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舰船在海洋环境中,经常会需要和其他船舰、海上平台之间进行通信传输,在通信传输过程中主要采用通信电缆进行。现有技术中,海上用通信电缆还存在防水性能不足,耐腐蚀性能不能适应海上腐蚀环境等问题,同时,现有的海上用通信电缆造价较高,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海上专用通信电缆,用于在海上进行通信传输,其结构简单,抗腐蚀能力强、防水性能出众且使用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上专用通信电缆,用于在海上进行通信传输,包括由三个通信线芯对组成的缆芯,通信线芯对包括两根通信导线和位于通信导线外周的第一屏蔽层,通信线芯对中两根通信导线对绞且三个通信线芯对采用不同的绞对节距,通信线芯之间空隙处填充有缆芯圆整化的绝缘材料;缆芯外周依次设置有内衬层、内护层、第二屏蔽层、阻水层、防护层和外护套;内衬层为多层绕包带绕包形成且不同层级绕包带之间填充有滑石粉;第二屏蔽层包括铝套以及从铝套两侧紧密附着于铝套的第一铜丝编织网和第二铜丝编织网,第一铜丝编织网、第二铜丝编织网为细铜丝编织而成且通过绞合的方式紧密附着于铝套上;阻水层包括两层阻水带,两层阻水带之间设置有多个漂浮元件,漂浮元件的间隙处充斥有阻水粉;第一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网制作,防护层采用纤维编织层制作。
优选地,缆芯中三个通信线芯对的外周彼此相切。
优选地,内衬层为两层绕包带绕包形成且两层绕包带之间填充有滑石粉。
优选地,漂浮元件为圆形,且在两层阻水带之间紧密排列。
优选地,内护层采用的聚烯烃材料,其原料组分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60-80份;高密度聚乙烯,20-30份;三元乙丙橡胶,15-25份;四季戊四醇酯,3-5份;硬脂酸钙,3-5份;硅烷偶联剂,3-5份;氢氧化铝,20-30份;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10-15份;硼酸锌,5-10份;碳酸钙粉,5-10份;过氧化二烷烃,3-5份;钛酸酯,1-2份;石蜡,0.3-0.6份,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由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8%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醋酸乙烯酯含量为28%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组成,且两者的比例为10:1。
本实用新型中,不同通信线芯对中通信导线在对绞时绞对节距不同,能有效消除相邻通信线芯对之间的电磁耦合;第一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网制作可以在良好屏蔽外界高频和低频干扰的基础上增强纵向抗拉能力;内衬层的层级之间填充滑石粉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抗扭性,从而使用海上多风的环境;第二屏蔽层采用三层结构,可以提升屏蔽效果,同时,将第一铜丝编织网、第二铜丝编织网通过绞合的方式紧密附着在铝套上,方便进行回收,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阻水层的设置可以防止电缆进水后,形成水树导致降低电缆使用寿命,阻水层内阻水带间设置自漂浮元件,可以降低电缆密度从而使得电缆漂浮于海上,在漂浮元件之间充斥阻水粉,当水分子经阻水带进入后,阻水粉会进行膨胀,从而使得两层阻水带之间空间被填充,因此,水分子进入越多,阻水层阻水效果越好,有效提高电缆阻水性能;内护层作为对内部核心线缆的保护体,通过采用上述原料组分的聚烯烃材料制作,可以有效耐寒,可以延长电缆在海底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采用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8%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醋酸乙烯酯含量为28%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在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作用下,可以提升对低温的防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上专用通信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海上专用通信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8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