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绞车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8778.6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陶永芹;陈英;彭玲;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40 | 分类号: | B66D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5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车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车,具体涉及一种绞车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绞车的操作装置是通过手把控制刹车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来实现绞车的工作与离合。绞车在巷道内布置时,为了操作者和行人的安全,绞车的电机必须靠近墙壁放置,因为绞车布置位置的不同,产生经绞车电机在操作者左侧和右侧两种情况,厂家会生产底座对称而不相同的左电机绞车和右电机绞车两种,给生产和使用单位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车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在绞车的左右方向均布置了手把,使得操作者在绞车两侧均可操作,实现了电机的左右互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贴附于制动轮上的刹车带,刹车带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第二支座与刹车带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第二支座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第二手把,所述的第一、第二手把的指向相反,所述的第一、第二手把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拉杆,所述的拉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第二手把铰接相连。
所述的第一、第二支座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弧形连接板,所述的第一、第二弧形连接板与刹车带固连。
所述的第一、第二支座上分别设有限定第一、第二手把动作的第一、第二定位螺钉。
所述的刹车带包括刹车带本体及贴附于刹车带本体外侧的刹车钢带,所述的刹车带本体与刹车钢带通过螺钉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右方向的第一、第二手把,这样操作者在绞车的两侧均可进行操作,简单的实现了电机的左右互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绞车操作装置,包括贴附于制动轮1上的刹车带2,刹车带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支座3、4,第一、第二支座3、4与刹车带2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支座3、4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第二手把5、6,第一、第二手把5、6的指向相反,这里的指向相反可以理解成第一、第二手把5、6的施力端相远离,第一、第二手把5、6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拉杆7,拉杆7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第二手把5、6铰接相连。具体地,刹车带2包括刹车带本体21及贴附于刹车带本体21外侧的刹车钢带22,所述的刹车带本体21与刹车钢带22通过螺钉相连。
第一、第二支座3、4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弧形连接板31、41,第一、第二弧形连接板31、41与刹车带2固连。
第一、第二支座3、4上分别设有限定第一、第二手把5、6动作的第一、第二定位螺钉51、61。
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操作第一手把或第二手把,当第一手把在最下方固定时,可以操作第二手把的上下运作来实现绞车的工作与离合,并通过第一定位螺钉有效的防止第一手把上升;相反的,固定第二手把时,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操作第一手把来实现绞车的工作与离合,并通过第二定位螺钉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绞车电机的左右互换;2)第一、第二支座上设有限定第一、第二手把动作的第一、第二定位螺钉,不存在安全隐患;3)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8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