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设备用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9533.5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兵;张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2;H01B7/04;H01B7/17;H01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备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用软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动力系统随着装备性能和技术要求的提高,对设备动力用电力电缆的要求有较多的特殊性能,同时具有抗拉、柔软、耐弯曲、耐频繁移动及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作为移动设备系统动力用的电力电缆要求抗拉、柔软、耐弯曲、耐频繁移动等特性,同时要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安全保障要求较高。但是,已有的常规普通电缆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柔软、耐弯曲、耐频繁移动、电性能稳定等特性,同时要安全、可靠、导体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工作环境的移动设备用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一种移动设备用软电缆,包括导体、绝缘线芯和护套层,导体采用多股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的导体外挤包丁腈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二根绝缘线芯对绞后绕包PP绕包层构成线芯,六根线芯组合后绕包聚氨脂包带层,所述的聚氨脂包带层外设置镀锡钢丝金属屏蔽层,所述的金属屏蔽层外挤包丁腈护套层;六根线芯间还设置六根分线芯,所述的分线芯由绝缘线芯外绕包屏蔽层构成;电缆中心还设置一根中心线芯,所述的中心线芯由三根绝缘线芯绞合后绕包PP绕包层、内衬层构成。
所述导体绞线节距为12-16倍之间,导体结构符合GB/T 3956中第5种导体标准。
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10~95mm2。
本实用新型导体采用多股无氧铜丝多层次编织在抗拉的多股正规绞合的钢丝绳上,绞线节距为12-16倍之间,导体结构符合GB/T 3956中第5种导体标准。增加导体的柔软性和耐弯曲、抗拉性能,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导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拉、悬挂用钢丝绳设置在每根导体的中心,采用多股正规绞合,并在钢丝绳外挤包一层隔离层。在保证了导体的柔软性和耐弯曲、抗拉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导体与导体中心钢丝绳之间应产生摩擦时的可靠性和有效延长了导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安装的简便性和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和护套层均采用丁腈复合物材料,其具有很宽范围的抗拉性、耐磨性、柔软性和耐候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移动设备用软电缆,包括导体、绝缘线芯和护套层,导体1采用多股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的导体1外挤包丁腈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二根绝缘线芯对绞后绕包PP绕包层3构成线芯,六根线芯组合后绕包聚氨脂包带层4,所述的聚氨脂包带层4外设置镀锡钢丝金属屏蔽层5,所述的金属屏蔽层5外挤包丁腈护套层6;六根线芯间还设置六根分线芯7,所述的分线芯7由绝缘线芯外绕包屏蔽层构成;电缆中心还设置一根中心线芯8,所述的中心线芯8由三根绝缘线芯绞合后绕包PP绕包层、内衬层构成。
所述导体1绞线节距为12-16倍之间,导体1结构符合GB/T 3956中第5种导体标准。所述导体1的截面积为10~95mm2。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9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