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外用地图展开收折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9590.3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守凯;杜江;肖斌;李海明;黄文砚;杨俊江;曹兴刚;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9/10 | 分类号: | G09B2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外 用地 展开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用地图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野外用地图展开收折垫板。
背景技术
在野外使用地形图时,需将地形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组织计划行动,充分发挥地形图的作用。为标定地形图使地形图的方位与现地一致,常需将地形图展开钉在图板上使用,展开的地形图面积大,要求对应的图板面积也较大,使得在野外行动时携带极为不便,影响野外行动的效率,同时较大面积的图板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折断,无法对地形图起到支撑和衬垫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外用地图展开收折垫板,携带方便,不易损坏,展开面积大,满足野外支撑和衬垫地图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用地图展开收折垫板,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数量为偶数且至少为四块,这些矩形板的大小相同,呈多列、两排的矩阵拼合形成一个矩形的地图展开大垫板,其中,各列的奇数板和偶数板正面采用合页连接形成正向翻折,相邻的奇数列和偶数列之间的连接由对应的奇数板或者偶数板背面采用合页连接形成背向翻折,当多于两列时,相邻两列之间的连接位置错位,即第一列与第二列为奇数板相连,第二列与第三列为偶数板相连;所述矩形的地图展开大垫板的外周边位于相邻两块矩形板的结合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卡槽,其中一个矩形板的定位卡槽中安装防折卡块,该防折卡块的固定端通过铰轴与矩形板铰接,使防折卡块的自由端转动插入对应的另一矩形板的定位卡槽中形成防折定位;各矩形板的正面均设有凹腔,凹腔中嵌设软质垫层,软质垫层的厚度与凹腔的深度相同。
所述矩形板的长为400~500㎜、宽为300~500㎜。
所述矩形板的厚度为4~10㎜。
所述防折卡块的厚度为1~2㎜。
所述矩形板安装合页的位置设有凹槽,合页固定在凹槽中。
所述软质垫层为软木板或泡沫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板的数量为偶数且至少为四块,这些矩形板的大小相同,呈多列、两排的矩阵拼合形成一个矩形的地图展开大垫板,用于在野外使用地图时支撑和衬垫地图。其中,各列的奇数板和偶数板正面采用合页连接形成正向翻折,相邻的奇数列和偶数列之间的连接由对应的奇数板或者偶数板背面采用合页连接形成背向翻折,当多于两列时,相邻两列之间的连接位置错位,即第一列与第二列为奇数板相连,第二列与第三列为偶数板相连,多块矩形板通过合页形成折叠或是展开的状态,当矩形板展开形成地图展开大垫板时可用于支撑和衬垫地图,当矩形板收折完毕各矩形板重叠在一起,面积缩小,有效节省存放空间,便于携带,重叠在一起的矩形板强度大,不易损坏,适于野外高强度作业。所述矩形的地图展开大垫板的外周边位于相邻两块矩形板的结合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卡槽,其中一个矩形板的定位卡槽中安装防折卡块,该防折卡块的固定端通过铰轴与矩形板铰接,使防折卡块的自由端转动插入对应的另一矩形板的定位卡槽中形成防折定位,防折卡块将相邻的矩形板防折定位,多块矩形板拼合形成地图展开大垫板时,防折卡块能有效防止地图展开大垫板折回。各矩形板的正面均设有凹腔,凹腔中嵌设软质垫层,地图可用图钉钉在软质垫层上,方便使用,软质垫层的厚度与凹腔的深度相同,矩形板收折完毕各矩形板重叠在一起时,相邻矩形板之间可完全重叠,减小厚度。
所述矩形板安装合页的位置设有凹槽,合页固定在凹槽中,矩形板展开形成地图展开大垫板后,放置在地图展开大垫板正面的地图铺放平整,便于使用,矩形板收折完毕各矩形板重叠在一起时,相邻矩形板之间可完全重叠,减小厚度,节省存放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矩形板,2为合页,3为定位卡槽,4为防折卡块,5为凹腔,6为软质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9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钨铼基钡钨阴极的方法
- 下一篇:易能森跌落式熔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