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组合式调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9739.8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路素青;陈小伟;李会芹;陈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7/08 | 分类号: | B01F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朱俊峰;时立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组合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油、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粮油原料软化的三层组合式调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粮油加工领域,要对粮油原料进行调制处理。现有的调质设备大多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维护困难,能耗相对较高,调质效率低。例如调质塔,一般产量的调质塔的高度都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并且针对不同的产量需求设计相当麻烦;也有的调质处理设备长度较长,也相当占用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能耗小、调质效果好、不占用地方的三层组合式调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三层组合式调质装置,包括支架和减速电机,支架上自上而下分别水平设有三个结构相同的筒体,上层的筒体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下层的筒体的右侧底部设有出料口,上层的筒体右侧底部与中层的筒体右侧顶部通过第一下料管连接,中层的筒体左侧底部与下层的筒体左侧顶部通过第二下料管连接,每个筒体内均设有轴向设有转轴,转轴两端伸出筒体两端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架上,转轴上设有位于筒体内的螺旋叶片,最上的和最下的螺旋叶片螺旋方向为右旋,中间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为左旋;
所述减速电机位于下层的筒体左侧下方,减速电机与下层的转轴左端、下层的转轴右端与中层的转轴右端、中层转轴的右端与上层的转轴右端均通过链条连接同步传动;
所述每个筒体外侧均设有一个同轴向的套筒,套筒内壁与筒体外壁之间具有断面呈圆环形的上加热空腔,筒体的左侧上部和右侧底部分别设有外热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
所述每个筒体顶部均设有穿过套筒并与套筒之间密封连接的热水喷头和内热蒸汽进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电机驱动下层的转轴,下层的转轴再同步带动中层的转轴转动,中层的转轴再同步带动上层的转轴转动,粮油原料由进料口进入,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粮油原料向右移动,通过第一下料管进入到中层的筒体内,再向左运行经第二下料管进入到下层的筒体内,最后经出料口排出。原料在筒体内运行的同时,热蒸汽分别通过外热蒸汽进口进入到上加热空腔和加热空腔内,对筒体内的原料进行热传导形式的加热,热蒸汽冷凝后变成冷水由冷凝水出口排出;根据下一级工艺需要打开热水喷头,热水喷头对粮油原料进行喷洒热水,热水可以直接被物料吸收,从而调节物料的水分含量。为了迅速对物料的水分和温度进行调节,通过内热蒸汽进管向筒体内通入热蒸汽,可以直接对物料通入蒸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调质结构,采用上下布置,能够节省空间,不同的调质机通过链条传动联接,采用同一个动力源,从而保证物料的均匀推进,不至于出现物料堆积现象,采用的加热结构为内外加热方式,具有良好的加热效果,并可以对粮油原料进行水分含量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层组合式调质装置,包括支架1和减速电机10,支架1上自上而下分别水平设有三个结构相同的筒体2,上层的筒体2的左侧顶部设有进料口3,下层的筒体2的右侧底部设有出料口4,上层的筒体2右侧底部与中层的筒体2右侧顶部通过第一下料管5连接,中层的筒体2左侧底部与下层的筒体2左侧顶部通过第二下料管6连接,每个筒体2内均设有轴向设有转轴7,转轴7两端伸出筒体2两端并通过轴承8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转轴7上设有位于筒体2内的螺旋叶片9,最上的和最下的螺旋叶片9螺旋方向为右旋,中间的螺旋叶片9的螺旋方向为左旋。
减速电机10位于下层的筒体2左侧下方,减速电机10与下层的转轴7左端、下层的转轴7右端与中层的转轴7右端、中层转轴7的右端与上层的转轴7右端均通过链条11连接同步传动。
每个筒体2外侧均设有一个同轴向的套筒12,套筒12内壁与筒体2外壁之间具有断面呈圆环形的上加热空腔,筒体2的左侧上部和右侧底部分别设有外热蒸汽进口13和冷凝水出口14。
每个筒体2顶部均设有穿过套筒12并与套筒12之间密封连接的热水喷头15和内热蒸汽进管16。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减速电机10驱动下层的转轴7,下层的转轴7再同步带动中层的转轴7转动,中层的转轴7再同步带动上层的转轴7转动,粮油原料由进料口3进入,在螺旋叶片9的推动下,粮油原料向右移动,通过第一下料管5进入到中层的筒体2内,再向左运行经第二下料管6进入到下层的筒体2内,最后经出料口4排出。原料在筒体2内运行的同时,热蒸汽分别通过外热蒸汽进口13进入到上加热空腔和加热空腔内,对筒体2内的原料进行热传导形式的加热,热蒸汽冷凝后变成冷水由冷凝水出口14排出;根据下一级工艺需要打开热水喷头15,热水喷头15对粮油原料进行喷洒热水,热水可以直接被物料吸收,从而调节物料的水分含量。为了迅速对物料的水分和温度进行调节,通过内热蒸汽进管16向筒体2内通入热蒸汽,可以直接对物料通入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9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