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用控制铠装绝缘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0134.6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军;吴俊生;夏知;赵树磊;叶静;高琪;胡超;朱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7/29;H01B7/17;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控制 绝缘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用控制铠装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指传导电流的导线,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机等领域,这些领域对电缆的各项指标要求都高,比如要求具有耐氧化,耐寒,绝缘,柔软,抗磁干扰,抗拉牢固耐久以及导电性能好的特性,才能保障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酸碱腐蚀,具有柔软,绝缘性能好,抗磁干扰性好的优点的计算机用控制铠装绝缘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计算机用控制铠装绝缘电缆,它是由控制缆芯、接地缆芯、丁腈绝缘层、镍带屏蔽层、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以及氯丁橡胶护套层组成,所述控制线芯以及接地线芯都挤包在丁腈绝缘层内部,所述控制线芯设置为三组,所述接地线芯设置为两组,所述丁腈绝缘层之外包裹一层镍带屏蔽层,所述镍带屏蔽层之外包裹一层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所述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之外包裹一层氯丁橡胶护套层。
所述控制缆芯是由27根铝导体、包裹在27根铝导体之外的硅橡胶绝缘层以及挤包在硅橡胶绝缘层内部的8组镍导体线芯组成。
所述接地缆芯是由非磁性金属铠装层、包裹在非磁性金属铠装层之外的聚酯纤维层、包裹在聚酯纤维层的镀锌钢带铠装层以及挤包在镀锌钢带铠装层内部的铝合金导体组成。
所述丁腈绝缘层内部还挤包有四根铝合金金属软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种电缆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长,具有耐寒,耐高温的特点,以及绝缘性好,柔软,同时还具有抗磁干扰性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缆芯;11、铝导体;12、硅橡胶绝缘层;13、镍导体线芯;2、接地缆芯;21、非磁性金属铠装层;22、聚酯纤维层;23、镀锌钢带铠装层;24、铝合金导体;3、丁腈绝缘层;4、镍带屏蔽层;5、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6、氯丁橡胶护套层;7、铝合金金属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计算机用控制铠装绝缘电缆,它是由控制缆芯1、接地缆芯2、丁腈绝缘层3、镍带屏蔽层4以及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5组成。所述控制线芯1以及接地线芯2都挤包在丁腈绝缘层3内部,所述控制线芯1设置为三组,所述接地线芯2设置为两组,所述丁腈绝缘层3之外包裹一层镍带屏蔽层4,所述镍带屏蔽层4之外包裹一层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5,所述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5之外包裹一层氯丁橡胶护套层6。
所述控制缆芯1是由27根铝导体11、包裹在27根铝导体11之外的硅橡胶绝缘层12以及挤包在硅橡胶绝缘层12内部的8组镍导体线芯13组成。
所述接地缆芯2是由非磁性金属铠装层21、包裹在非磁性金属铠装层21之外的聚酯纤维层22、包裹在聚酯纤维层22的镀锌钢带铠装层23以及挤包在镀锌钢带铠装层23内部的铝合金导体24组成。
所述丁腈绝缘层3内部还挤包有四根铝合金金属软管7。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0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电缆
- 下一篇:在非授权频谱中设置MCS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