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体、坝体廊道渗水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0439.7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向建;刘章腾;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赖纯清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廊道 渗水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坝施工排水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山体、坝体廊道渗水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行业,为降低坝基渗透压力以保证坝基扬压力不超标并满足大坝稳定应力要求,主要采取帷幕灌浆与帷幕后布置排水孔方式,增长渗径降低渗透水压力;为降低坝肩地下水位采取在连接坝体的山体内开挖灌浆廊道,采取帷幕灌浆与幕后设排水孔的方式。所有方式都是通过将渗水从廊道引入坝体最低处的集水井中,然后采用水泵抽排水的方式将汇集到集水井中的渗水抽排到坝体外,由于抽排水的量很大,扬程较高,长期运行电能消耗高,运行成本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体、坝体廊道渗水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利用山体或者坝体内水压力和高水头,可选择性的采用自流或者抽水的办法排水,长期运行成本费用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体、坝体廊道渗水排水装置,该渗水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廊道、向上排水孔、向下排水孔和排水管主管道,向上排水孔设置于排水廊道的顶部,向下排水孔设置于排水廊道的底部,向上排水孔和向下排水孔直接接入排水管主管道,排水管主管道包括山体内排水管主管道和坝体内排水管主管道,排水管主管道末端安装逆止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排水廊道中的水流分不同情况采取两种处理措施:当排水廊道内的压力水位高于坝体下游河面水位时,选择性的打开排水管借助水位差自动排出;反之,当廊道内压力水位小于下游河面水位时,关闭排水管避免河水倒流,此时可采用传统的抽水办法用水泵抽排出廊道内的渗水。因而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山体或者坝体内水压力和高水头,采用自流的方式排水,而非所有水流汇入集水井采取水泵抽排水的方式,可根据情况选择性的采用自流或者抽排水的办法排水,不但满足了降排水的需要、降低山体和坝体地下水水位,而且减少大量抽排水费用,长期运行成本费用低,同时减少长期使用水泵带来的潜在不安全风险。
2、本实用新型的向下排水孔和向上排水孔偏向坝体侧或远离坝体侧,如此在坝体两侧或一侧设置靠近坝体的渗透水溢出点,可把坝基范围内部分渗透压力作用下的水导离坝基范围,减少扬压力对坝基的作用,同时降低了地下水位,减少了地下水对岩体长期侵蚀的软化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导排和阻隔远端绕渗水的目地,降低远端绕渗水的地下水位,以及其对坝区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临时工程如导流洞等作为排水廊道,减少多余开挖,减少灌浆工程量,节约成本,并能将远端绕渗水流接排在影响坝体安全范围之外,同时降低坝基渗透压力,降低坝区地下水位。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灵巧,易于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法平面布置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布置图;
图3是坝体廊道排水示意图;
图4是山体廊道排水示意图;
图5是坝体山体廊道排水示意图。
图中结构及编号:
1—排水廊道,2-向上排水孔,3-向上排水孔
4—山体内排水管主管道
5—坝体内排水管主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0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叶片螺旋地桩
- 下一篇:光收发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