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防撞墙沉降缝施工的模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0618.0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汤颂彬;卢仪;张启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撞墙 沉降 施工 模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架设或装配桥梁的方法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撞墙沉降缝施工的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大型公路、市政建设的飞速发展,成熟钢模板体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于防撞墙这一类实用构造物的美观程度控制得更加严格,如某市中环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中,公路全线的防撞墙长度达到了120km,并且提出了防撞墙沉降缝内、外侧美观的施工要求。
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目前,防撞墙沉降缝的施工方法一般是根据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在两侧待浇筑防撞墙中间放置相同形状和规定厚度的木板,防止石块或混凝土等掉入缝隙,然后进行铺装层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木板上部凿除10cm左右的深度作为沉降缝。上述的施工方法,木板的部分凿除工作不但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得到的是假缝而非真正的沉降缝;此外,在终凝的混凝土防撞墙中凿除木板的操作容易对防撞墙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可见,亟需一种易于操作的沉降缝施工模板以取代传统的木板,使沉降缝达到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防撞墙沉降缝施工中,采用木板辅助施工沉降缝,不但耗费人力,影响工程质量,尤其重要的是施工得到的是假缝而非沉降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撞墙沉降缝施工的模板组件,它能够纵向贯穿防撞墙并易于拆卸,不但满足沉降缝的施工要求,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待浇筑防撞墙之间的两块模板;以及位于两块所述模板之间的隔板。
所述模板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防撞墙墙体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顶端具有一高出所述防撞墙上表面的延长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延长部上设有吊装孔。
较佳地,所述延长部的高度H大于等于10cm。
所述模板采用具有孔槽的金属材料制作。
所述隔板由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者杉木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组件能够贯穿防撞墙墙体,满足了结构物沉降缝的施工要求,更为优越的是,在防撞墙墙体浇筑完成后,可先后取出隔板和两块模板,操作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木模板的制作以及大量人为凿除木模板的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由不锈钢或铝板等具有孔槽的金属材料制作,隔板由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杉木板材料制作,金属模板定型化程度高,模板拼缝质量好,又避免了人工凿除的工作,沉降缝施工质量得以提高,而且,模板和隔板均可拆除并反复利用,材料利用率得以提高,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防撞墙沉降缝施工的模板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施例以在桥梁10上两个相邻待浇筑防撞墙11之间形成沉降缝的施工为例,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撞墙沉降缝施工的模板组件100,模 板组件100架设于两个相邻的待浇筑防撞墙11之间沉降缝所在的位置,并纵向贯穿待浇筑防撞墙11,上述模板组件100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模板(101、102),以及位于两块模板(101、102)之间的隔板103。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组件100能够贯穿防撞墙墙体,满足结构物沉降缝的施工要求,更为优越的是,在防撞墙墙体浇筑完成后,可先后取出隔板103和两块模板(101、102),操作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大量人为凿除木板的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两块模板(101、102)的宽度均等于或大于待浇筑防撞墙11墙体的宽度,能够避免墙体浇筑过程中漏浆,保证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而且,两块模板(101、102)起到了隔离墙体混凝土与隔板103的作用,使隔板103从两块模板(101、102)之间取出更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0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 下一篇:橡胶沥青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