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1572.4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喻朝飞;李振威;陈超;陈锴;陈朋;刘凯;蔺爱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朝飞;李振威;陈超;陈锴;陈朋;刘凯;蔺爱金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脱水 处理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三泥,即淤泥、剩余污泥、油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泥的处理常用的技术和设备类型有带式压滤机、螺压脱水机和卧螺离心分离机,生产中一般都是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分质处理,即对于三泥各自比重和含油特点分别采用对应的带式压滤机、螺压脱水机和卧螺离心分离机分别处理,缺点是分散、不经济。
2、三泥按一定配比掺混处理,仅有卧螺离心分离机一种机型满足此种工艺,但滤水较差,回收率低。
污水处理工艺中三泥产生量是很大的,化工废水尤甚。一直以来,生产中一直没有一种理想的工艺和机型能够达到在压滤单元满足较高的出泥含固率和滤出水较低的含固率之间的矛盾,也很难达到较好的结合点。
长久以来,污泥脱水单元往往较多地集中精力在追求较高的出泥含固率上。这是由于经过浓缩后的原泥含固率一般在1%-3%左右(较高浓度的泥浆),而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含固率能够达到10%(基本没有流动性,可以装车运输)以上,成几十倍地减少了污泥容积,使运输处理变成了可能。因此,从污泥处置的容积和运输费用两个方面就大大减少了运行成本。
但矛盾的一面也同时伴随而来,即滤出液含固率也相应提高,由原来单机处理悬浮物浓度SS低于100mg/L增加到2000mg/L。当这些SS较高的污泥重新回到初沉池,进入后续系统时,不仅危胁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增加了重复的排泥浓缩过程,况且均混处理后液体中含油,增加了新的处理难题。
综上,滤液的处理目前一直是比较容易忽视和较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一些环保公司和运营单位单纯推荐和采用了脱水机+气浮组合工艺,所采用的装置设备如图3所示。
气浮工艺主要是将滤水(即气浮入水)进行二次浮选,将悬浮物SS分离出来,使处理后的滤出水(气浮出水)更清。原理是投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与入水进行混合后,在从释放器释放的约0.4MPa溶气水作用下实现脱稳、上浮和凝聚,最终浮在池面形成浮渣的,从水中清除。
但这种工艺在滤液悬浮物浓度SS和油值较低的情况下尚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在较高SS值的处理上,气浮设备经常出现气体释放头淤堵、油水泥分离不清和排泥不畅无法连续运行的问题,严重阻滞了正常生产。
如图3所示现有设备单元不足之处如下:
1、搅拌器混合区由于两种药剂共同作用,实际生产中絮团效果不明显,影响浮渣除油和上浮效果。
2、混合段相对独立,只通过穿孔管进入第二段,实际生产中造成本段上浮污泥堆积难以处理。
3、采用与集水管相连的处理水作为溶气回流水,一般情况下较好,但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极易将杂质引入释放器内,并且该段在发生淤堵时无法有效反冲和再次启动系统较好地运行。
4、浮渣收集部分则要么浮渣堆积无法排出,要么需生产中需加水稀释,对后续处理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止对释放器造成淤堵,浓缩效果明显,实现自清洁的浓缩脱水处理单元。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浓缩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由带若干个通孔的穿孔管隔离成气浮隔槽和溶气区;所述气浮隔槽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溶气区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气浮隔槽内设置有搅拌器;
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罐,溶气罐上端连通风源,下端与回流泵相连接,回流泵通过管道连通入气浮池中;所述溶气罐上还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气浮头,气浮头悬浮于气浮池中的液体上;
所述溶气区的末端设置有输送螺旋机,溶气区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集水管,集水管的一端与输送螺旋机相连;输送螺旋机上设置有滤水板,所述输送螺旋机与位于溶气区上端的刮渣机相连接。
所述回流泵与气浮池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清水反洗阀和过滤器。所述溶气区内还设置有一块导流板。所述集水管上均设有若干个集水孔。所述输送螺旋机为30度上倾角排泥。所述出水管道的高度可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了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在回流管取水头部(位于气浮隔槽下端)位置增设自清洗过滤和清水反洗装置,以改善回流水清洁度,防止对释放器造成淤堵。
2、采用了气浮池上浮浮渣浓缩改善工艺,采用螺旋及滤网(滤水板)构造,对浮渣进行浓缩减容,利于浮渣浓缩和减少回流水,尤其在高SS生产负荷情况下浓缩作用十分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朝飞;李振威;陈超;陈锴;陈朋;刘凯;蔺爱金,未经喻朝飞;李振威;陈超;陈锴;陈朋;刘凯;蔺爱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1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心管伴热天然气开采方法及专用管柱
- 下一篇:立式全自动一体化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