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缸水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084.5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国防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缸 水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缸水循环装置,属于室内养鱼水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养鱼先养水,已经成为养鱼爱好者公认的经验。如何在家庭中“养”好一缸清澈、无毒害的水显得至关重要。家庭养鱼不同于鱼场养鱼,家庭养鱼水体空间狭小,而且要求水质清澈透明,便于观赏。鱼场养鱼则是为了使鱼快速生长,有专业鱼工时时监看水质,水体宽大,适于鱼长大。但家庭养鱼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水温控制,不受刮风下雨等影响,还有家庭养鱼由于水量较小,便于水质观察和药物控制。家庭养鱼要把水养好离不开鱼缸水循环装置和过滤净化装置,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过鱼缸用过滤产品,如授权公告号为CN2680012Y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置于鱼缸上方的多层结构的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其内部的多个过滤盒内的金属丝球、百洁布、金属网、麦饭石、活性炭对鱼缸水进行逐次的分段过滤,虽然起到一定的过滤、杀菌、加氧、增加微量元素的功效,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保持较长时间的清澈和水溶氧量,而且需频繁换水,且缺乏美观,不具有观赏性。而且目前市场上的其它类似鱼缸,在池水过滤、清理粪便方面存在如下不足:1、溢流高度至少在2厘米左右。2、溢流高度大,便要求底滤槽的盛水体积大。3、鱼缸下水时,有哗啦哗啦的噪音。4、体积大、不美观,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缸水循环装置,溢流高度低,完成进水排水的过程不会有噪音,不但美观,而且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水循环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缸水循环装置,该装置具有底缸以及设置在底缸上方的鱼缸,在底缸内设置有净水装置4,底缸内置水泵;鱼缸的出水管2包括外套管9和内套管10,外套管9的端部套装上帽1,上帽1具有镂空11,镂空11的高度为2mm左右,内套管10穿过鱼缸底部的下水开孔与底缸的进水管3连通;鱼缸进水管5的一端与净水装置4的净化出口相连通,鱼缸进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双重止回保险组合阀7和旋转鱼粪吹扫盘8,旋转鱼粪吹扫盘8设置在鱼缸底部的上水入口中;双重止回保险组合阀7与鱼缸清洗出水口6连接。
优选地,该净水装置4由电凝聚、电氧化和过滤层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水循环装置中,由于采用了外套管9和内套管10及上帽的结合设计,一则可以通过虹吸现象加大排水量及过滤的效率,同时,由于外套管9及内套管10在虹吸现象过程中均注满水,完成进水排水的过程不会有声响,从而消除了哗啦哗啦的噪音,不但美观,而且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管2上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水循环装置具有底缸以及设置在底缸上方的鱼缸,底缸中存一定量的水,在底缸内设置有净水装置4,该净水装置4由电凝聚、电氧化和过滤层组成,也可以是市场上广泛应用的EOA电凝聚底置净水机,底缸内置水泵。鱼缸的出水管2包括外套管9和内套管10,外套管9下部与鱼缸连通,外套管9的上端部套装上帽1,上帽1具有镂空11,镂空11的高度为2mm左右,内套管10穿过下水开孔与底缸的进水管3连通。鱼缸的进水管5与净水装置4的净化出口相连通,进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双重止回保险组合阀7和旋转鱼粪吹扫盘8,旋转鱼粪吹扫盘8设置在鱼缸底部的上水入口中。同时,双重止回保险组合阀7与鱼缸清洗出水口6连接。水泵打开以后,鱼缸内的水位便会上升,外套管9(下部与鱼缸连通)内的水位随着鱼缸的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外套管9顶端套装了上帽1,因为上帽1中部位置有落差为2毫米左右的镂空11,当外套管9内外的水位上升到上帽1的镂空11时,隔断上帽1内和外的空气连接,同时,外套管9内外的水位高于内套管10的上口,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内套管10下溢,随着水的下溢带走内套管10内的空气形成虹吸现象,当虹吸形成后鱼缸出水就大量增加并且大于底缸水泵的供水量,此时,鱼缸内水位下降部分露出上帽1的镂空11,同时有空气进入内套管10,在内套管10内形成气水混合物使内套管10内部流体比重下降,随着内套管10内部流体比重下降,鱼缸出水管2出水量也相应减少,当鱼缸出水管2出水量与底缸水泵供水量相等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样鱼缸内的水源源不断的被收纳到底缸中,然后再经过滤回收到鱼缸中,如此周而复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国防,未经范国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