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感应式电动转向装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065.4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2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民;宋静磊;王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金磊 |
地址: | 31126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电动 转向 装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转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式电动转向装置总成。
背景技术
对转向传动装置或转向器中某一传动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液压或气压作用力,以助驾驶员施力不足的一系列零部件,总称为动力转向器。轿车转向器机构涉及整车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它的质量也反映了车辆的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车辆性能的关键部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转向器(授权公告号:CN201272396),其壳体上装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上联接有齿条活塞,齿条活塞与输出轴间通过各自具有的齿条和扇齿啮合,在齿条活塞上开有一通道,在通道的两端口内各设有单向阀,在通道的两端口内各联接有一阀座,单向阀包括有轴杆和滑套,轴杆穿入在滑套中,滑套与阀座过盈配合,轴杆位于滑套内端口外的部位具有轴肩,在两单向阀的轴杆之间抵靠有弹簧,在壳体的一侧固定有一穿入壳体的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与相邻的一单向阀的轴杆对准;阀座与通道的两端口为螺纹联接,在通道的中部固定有一导套,弹簧从导套中穿过,轴杆的轴肩朝向滑套的侧面为圆锥面,在滑套的两端开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通孔。但是这种转向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一般采用电阻的方式进行感应,安装较为繁杂,感应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式电动转向装置总成,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转向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一般采用电阻的方式进行感应,安装较为繁杂,感应的效果较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式电动转向装置总成,包括管柱,所述的管柱中部固定有安装板,管柱的一端设有三角花键,管柱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电机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磁感应有传感器,传感器连接在汽车的方向机上,电机的外侧设有转向花键轴焊合件。传感器发出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受电磁感应后,控制器通过线路控制电机运转,从而可以控制整个转向装置进行工作。通过电磁感应可以使得感应灵敏度较高。转向花键轴焊合件可以用来和其它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器的正面设有第一插座、第二插座,控制器的背部设有第三插座。控制器的各个插座可以通过线路与汽车内的各个部件连接。多个插座集成在控制器上,功能较多。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上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与管柱的中轴线的夹角α为30-40o。定位板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定位板的角度最佳为35 o。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对控制器进行操作,感应效果较好,安装较为方便,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管柱1、安装板2、三角花键3、电机4、控制器5、传感器6、转向花键轴焊合件7、第一插座8、第二插座9、第三插座10、定位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电磁感应式电动转向装置总成,如图1、图 2,包括管柱1,管柱中部固定有安装板2,管柱的一端设有三角花键3,管柱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4,电机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5,控制器通过电磁感应有传感器6,传感器连接在汽车的方向机上,电机的外侧设有转向花键轴焊合件7。电机上连接有定位板11,定位板与管柱的中轴线的夹角α为35o。如图3、图4,控制器的正面设有第一插座8、第二插座9,控制器的背部设有第三插座10。
使用时,将第一插座8、第二插座9、第三插座10通过线路连接入汽车的转向系统,传感器6将转向信息通过电磁感应发送到控制器5,控制器即可控制电机4,从而进行转向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架式升降台
- 下一篇:车体吊具的不同车型定位销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