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模台车的平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519.8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民;何勇;张政武;张国海;张金誉;蔡舒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朱彦臻 |
地址: | 72300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平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模台车的平移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交通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大量隧道工程的出现,且其规模也越来越大,钢模台车作为衬砌施工时必不可少的施工机械,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平移机构是钢模台车必不可少的对中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平移机构由平移油缸、连杆架、铰链、带滚子的顶升油缸、门架横梁等组成,且设置在门架横梁上部的中间位置。平移油缸一端铰接在门架横梁上部,另一端与连杆架铰接;连杆架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个顶升油缸铰接。在顶升油缸下端装设了一组滚子,顶升油缸在门架横梁上可以向左或向右移动,使平移油缸通过连杆架推动顶升油缸同时向左或向右移动,进一步带动顶模板和侧模板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对中调节。
上述传统的平移机构尺寸大,重量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拆卸、安装很不方便。更为不利的是拱顶部位的混凝土重量通过顶升油缸作用在门架横梁上,使门架横梁承受较大的弯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钢模台车平移机构,简化了现有平移机构的结构,省却了顶升油缸和连杆架,大幅度的减小了平移油缸的尺寸,降低了钢模台车的成本;改善了门架横梁的受力状况,使其不受弯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钢模台车的平移机构,包括左立柱、右立柱、门架横梁、拱部横梁、左上纵梁、右上纵梁、滚柱、平移油缸、拱部千斤顶、拱形梁、顶模板、左侧模板、右侧模板、左防倾翻装置、右防倾翻装置、锁紧螺钉和平移油缸支座;左立柱和右立柱顶端焊接一块钢板,钢板上设置若干个滚柱,在滚柱上设置有左上纵梁或右上纵梁,平移油缸的右端通过固定铰链与左立柱相连,平移油缸的左端则直接与左上纵梁铰接,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分别与拱部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左上纵梁通过侧部千斤顶和左侧模板连接,右上纵梁通过侧部千斤顶和右侧模板连接。
所述左立柱和左上纵梁之间设置左防倾翻装置,左防倾翻装置固定连接在左立柱顶端;所述右立柱和右上纵梁之间设置右防倾翻装置,右防倾翻装置固定连接在右立柱顶端。
所述平移油缸的右端通过固定铰链与左立柱相联,平移油缸的左端则直接与左上纵梁铰接。
所述左防倾翻装置和右防倾翻装置都设置有锁紧螺钉。
所述平移油缸设置在平移油缸支座上。
平移油缸在液压系统的压力油作用下伸缩时,推动上纵梁、拱部横梁和拱顶模板及侧模板左右移动,而框架系统下部则保持固定不动,从而达到对中调节的目的。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相对移动,调节到位后,旋紧锁紧螺钉锁紧,安装好防倾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省却了顶升油缸、连杆架,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2、较大幅度的减小了平移油缸的尺寸;
3、拱部千斤顶铰接在上纵梁上,拱部混凝土重量通过拱部千斤顶直接作用在上纵梁上,门架横梁不受弯矩作用,使门架横梁受力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模台车平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左立柱,1-2.右立柱,2.门架横梁,3.拱部横梁,4-1.左上纵梁,4-2.右上纵梁,5.滚柱,6.平移油缸,7.拱部千斤顶,8.拱形梁,9.顶模板,10-1.左侧模板,10-2.右侧模板,11-1.左防倾翻装置,11-2.右防倾翻装置,12.锁紧螺钉,13.平移油缸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模台车的平移机构,包括左立柱1-1、右立柱1-2、门架横梁2、拱部横梁3、左上纵梁4-1、右上纵梁4-2、滚柱5、平移油缸6、拱部千斤顶7、拱形梁8、顶模板9、左侧模板10-1、右侧模板10-2、左防倾翻装置11-211-1、右防倾翻装置11-2、锁紧螺钉12和平移油缸6支座;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顶端焊接一块钢板,钢板上设置若干个滚柱5,在滚柱5上设置有左上纵梁4-1或右上纵梁4-2,平移油缸6的右端通过固定铰链与左立柱1-1相连,平移油缸6的左端则直接与左上纵梁4-1铰接,左上纵梁4-1和右上纵梁4-2分别与拱部横梁3固定连接。
所述左上纵梁4-1通过侧部千斤顶和左侧模板10-1连接,右上纵梁4-2通过侧部千斤顶和右侧模板10-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平台统一认证管理架构
- 下一篇:一种双卡箱发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