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客车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930.5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普;薛守飞;范志先;王波;刘清波;刘涛;孙国伟;赵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客车 动力电池 模组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因此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与政策力度也在空前的加大,在汽车领域,对节能减排拥有显著效果的新能源客车则成为国家重点推广产品,但是制约新能源客车汽车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车用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过短,如何延长车用动力电池使用的寿命则成为了能否加快新能源客车汽车产品推广的一个根本性条件。
影响车用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有很多,除了电池自身的特性以外,车用动力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电芯温度的控制及其一致性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目前车用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环境为15℃至35℃,动力电池模组内部电芯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温差过大都会直接影响单体电芯的功率特性、长期影响下去就使得整个电池模组的寿命受到严重衰减。因此在做车用动力电池模组结构设计时都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控制。
目前国内主流电池生产商在车用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上都是采用电阻丝加热,或被动保温防护;电池散热采用通风冷却、液态冷却、固体冷却等等一系列降温措施;因液态、固态散热方式都存在漏电漏水安全隐患并且结构复杂笨重难以在汽车上使用。所以市场上的车用动力电池一般都采用通风冷却和被动保温防护,但是这种温度控制方式很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当外界空气温度本身就过低或者过高,电池模块的温度就难以受到控制,而且受到整车结构的限制电池模组内部风道结构都无法很好的保证单体的加热与散热一致性。因此如何解决在整车结构对电池模组有结构限制的情况下,电池模组的高低温控制和单体温度一致性问题,成为延长车载电池模组使用寿命提高新能源客车汽车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客车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精确控制;通过改变温度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确保了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在温度控制时一致性,提高了车载电池可用功率和整体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客车车用动力电池模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温度采集线与电池管理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密封固定有电池进风导流罩,电池模组的另一侧密封固定有电池出风导流罩,所述电池进风导流罩进风口处密封固定有散热板与涡流管;涡流管通过对应的电磁阀依次与打气泵及发动机相连,散热板的两端通过对应的电磁阀与发动机相连。
所述散热板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电磁阀的第一端相连,每个电磁阀的第二端均通过CAN通信线束与电池管理控制器相连,电磁阀的第三端均通过发动机散热水路通道与发动机相连。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电芯,电芯与电芯之间有留有作为加热与散热通风道的间隙,电芯的极柱上与温度采集线的一端相连,温度采集线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管理控制器。
所述涡流管对应的电磁阀通过气路管道与打气泵相连。
所述电池出风导流罩的出风口侧与风机相连,风机通过CAN通信线束与电池管理控制器相连。
所述散热板为蜂窝式散热板。
所述风机为多档位离心式风机。
所述电磁阀为常闭阀门。
所述电池进风导流罩的整体结构为梯形结构,在其结构内侧装有多个圆弧型结构的导流板,导流板呈不同弧度的弯曲,多个导流板呈不等间距的安装。
所述散热板的前端密封固定有过滤棉。打气泵通过皮带与发动机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发动机启动以后会带动打气泵工作给整车储气筒打气,同时发动机的水温会上升。当电池温度高于30℃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会通过温度采集线采集到当前电池温度的信息,同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会通过CAN通信线束控制发动机带动打气泵工作,当电池管理控制器检测到气路气压达到0.6Mpa以上后,会控制气路上的电磁阀打开,使得气路上的压缩气体进入涡流管,涡流管通过对压缩气体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热两股气流,气流分别向涡流管两侧流动,冷气体直接导入电池进风导流罩中,热气体排出涡流管,与此同时电池管理控制器会控制电池出风导流罩出风口侧的风机进行主动抽风,冷气体在通过电池进风导流罩时会被导流罩内的导流结构进行导流保证气体均匀穿过每个电芯与电芯之间的风道,使得电芯散热达到一致性,当电池温度下降至25℃以后,电池管理控制器会控制打气泵、电磁阀、风机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