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接式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3986.0 | 申请日: | 2014-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4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津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插接式接线端子是电气上常用的连接件,插接式接线端子通常包括有接线部和插接部,所述接线部用于固定连接线,所述插接部用于固定插入的插针,所述插接部包括呈三角形依次连接的底板、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一端与底板相连且另一端朝向连接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相连且另一端背向连接部与底板相抵触,当插针插入的时候,插针挤压第一弯折部,使得第一弯折部发生形变,第一弯折部为了恢复原样便会将压紧插针,依次来实现固定,但是这种设计在插针多次插拔以后很容易出现第一弯折部弹性性能下降的情况,如果第一弯折部弹性性能下降便会使得插针接触不良,容易脱落的问题,需要经常更换插接式接线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部插针固定效果好且不容易出现弹性性能下降的插接式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呈三角形依次连接的底板、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一端与底板相连且另一端朝向连接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相连且另一端背向连接部与底板相抵触,所述底板相对于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的另一端与接线部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和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簧片,所述簧片一端与第一弯折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簧片设置于底板和第一弯折部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插接部和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簧片,插针挤压第一弯折部的时候,第一弯折部发生形变的同时挤压簧片,第一弯折部和底板之间的簧片受挤压变型,所以插接部在固定插针的时候同时受到第一弯折部和簧片两个弹性复原力的挤压,固定性能远远好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而且增加簧片可以分担插针在插入过程中第一弯折部的弹性力,减缓该插接式接线端子第一弯折部弹性疲劳出现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该插接式接线端子的使用寿命,可以在长期使用中仍能保证多插针的固定效果,整体上提高了该插接式接线端子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间设置有若干簧片,所述簧片一端与第一弯折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间设置有同样的簧片,进一步提高了对于插针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与底板抵触一侧还一体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呈水平平整面设置,所述抵接部与底板之间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抵接部且所述抵接部呈水平平整面设置,当第一弯折部受到挤压的时候,同时会带动第二弯折部和抵接部运动,所述抵接部在底板上滑移,所以设置有该抵接部可以提高插针插入时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部和插接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腰鼓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连接部且该连接部呈腰鼓状设置,可以提高该插接式接线端子整体的结构强度,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线部和插接部断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镂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镂空槽可以帮助该插接式接线端子在工作时进行散热,而且减少了生产的材料,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接式接线端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接线部;2、连接部;21、镂空槽;3、插接部;31、第一弯折部;32、第二弯折部;321、抵接部;33、底板;4、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插接式接线端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1和插接部3,所述插接部3包括呈三角形依次连接的底板33、第一弯折部31以及第二弯折部32,所述第一弯折部31一端与底板33相连且另一端朝向连接部2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32一端与第一弯折部31相连且另一端背向连接部2与底板33相抵触,所述底板33相对于与第一弯折部31连接的另一端与接线部1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31和底板33之间设置有若干簧片4,所述簧片4一端与第一弯折部3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底板33固定连接,所述簧片4设置于底板33和第一弯折部31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津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津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3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板测试连接器
- 下一篇: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