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砌块及由其构成的动植物生态挡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5120.3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栋;袁彬鸿;张阳;殷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金栋;袁彬鸿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砌块 构成 动植物 挡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属于生态恢复土木水利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生态砌块构成挡墙后所具有的动物栖息孔能极大提高硬化挡墙的生态效应,本发明在生态恢复和生态可持续上有很好效应。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生态挡墙”及相关产品、技术更多的考虑是首先满足植被恢复,简而言之就是只满足绿化,之后再考虑生态效应。本发明是申请人对自已所持有的“互锁式生态挡墙砖”专利的优化和提升,在以本发明生态砌块构建的挡墙系统完成后,植被恢复的同时即为小动物提供栖息地,从一开始就向具有完整的生态恢复能力和完整的生物链的方向驱动,更优于之前的技术方式。
发明内容
一种可进行坡体立面植被和生态恢复的生态砌块及由砌块构成的生态挡墙系统。
生态砌块外部框体由混凝土浇筑或其它材料机制而成,具有20-30MPa抗压强度,砌块中部有空间可填充生物基质、植被混凝土、有机基质材料等生态材料,可恢复重力挡墙立面生态植被。
生态砌块码放后因为专门设计的三角形、弧形、梯形卡榫上下面层尺寸有差异,形成正视方向有孔隙,并不完全弥合,即人为给陆上的昆虫、蛇、鸟等动物提供栖息地,给水下部位的水生动物提供鱼巢、洄游栖息地等功效。图1、图2、图3。
生态砌块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框体浇筑原料,砌块自重足够大,满足普通重力挡土墙要求,用于制作砌块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20-30MPa,满足挡土墙抗压要求;亦可采用其他原料以满足不同工程需要。
说明书附图说明
图1:弧形卡榫正面码放示意图;
图2:三角形卡榫正面码放示意图;
图3:梯形卡榫正面码放示意图;
图4:三种卡榫形式砌块正视图:其中4-1为弧形卡榫砌块正视图为,4-2三角形卡榫砌块正视图,4-3为梯形卡榫砌块正视图;
图5:生态砌块俯视图;
图6:生态砌块侧视图。
示图说明:1、生态砌块应力框体;2、鱼巢、水生生物或动物栖息孔;3、植生生态材料;4、卡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步骤1:按设计要求平整、清理坡岸以取得初步施工条件。
实施步骤2:按设计要求预制各种形式生态砌块。
实施步骤3:充填不同生态材料到生态砌块应力框体内。
实施步骤4:按设计要求铺设、堆砌、码砌生态砌块。
主要操作流程为:
将图4生态砌块水平码放;
将图4生态砌块沿着已经码放平齐的图1生态砌块上平面向上码放堆砌;
多层、多块生态砌块经过多次码砌后,形成图1、图2、图3“品”字型稳定结构,对陡坡或护岸起良好防护作用。
进过简单园林养护后,工程区域植被恢复,同时小区域生态修复,生物链形成,从而形成长期植被和生态修复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栋;袁彬鸿,未经吴金栋;袁彬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5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压窨井盖及其支架
- 下一篇:一种原竹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