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续纤维及树脂合成的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5204.7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2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 |
地址: | 3233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续 纤维 树脂 合成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连续纤维及树脂进行合成形成复合材料的模具。
背景技术
连续纤维与热融性树脂进行合成后的复合材料一般都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这种复合材料的工艺一般为:1、将连续纤维从纱架上引出并展开,再依次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导纱装置、纤维导引分散装置送至预热烘箱预热;2、对连续纤维使用热融性树脂进行浸渍;3、将浸渍后的连续纤维导入到浸渍压延辊组中进行滚压冷却定型;4、最后导入牵引卷绕装置卷绕成型。
在上述浸渍工序中,一般采用一个挤出摸头及一个浸渍模具使连续纤维与热融性树脂复合在一起;其中,挤出摸头用于挤出热融性树脂;浸渍模具内部具有波浪形的空腔,该空腔内结构均相同,没有角度和厚度的变化,连续纤维在该空腔内运动,浸渍模具从而可使热融性树脂对其内部的连续纤维进行浸渍;由于浸渍模具内部波浪形的空腔结构的各个位置的厚度及角度均是一致的,然而连续纤维在与树脂刚接触及接触一段时间后彼此的作用力是不同的,容易导致内应力不同,这样就容易导致合成后的产品扭曲变形。如生产1mm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横截面分成三个区域,上中下分别为0.2mm的上表面树脂层、0.4mm的中间纤维增强层及0.4mm的下表面树脂层,而不是上下厚度均匀的理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纤维及树脂合成的专用模具,解决如何使连续纤维表面上的树脂分布均匀的技术问题。
用于连续纤维及树脂合成的专用模具,包括纤维浸渍模具和树脂挤出机构;纤维浸渍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配合的空腔沿连续纤维运动方向包括三个区,分别为送料区、浸渍区、调整区;其中,送料区的间隙为3-10mm,其具有三个波谷及二个波峰;波谷与波峰形成的角度为120-150度;浸渍区的间隙为1-3mm,其具有三个波谷及二个波峰,波谷与波峰形成的角度为100-120度;调整区的间隙为0.3-1mm,其整体为一个“V”字形,该“V”字形的两条斜边形成的角度为80-110度;树脂挤出机构内部具有通入热融性树脂的树脂通道,该树脂通道与送料区前方的连续纤维输送通道相垂直。
所述树脂挤出机构右侧还具有一个螺钉调节流道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
所述上模为向上翻转式的上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纤维浸渍模具内分别设置成三个不同的结构即送料区、浸渍区、调整区;这样连续纤维在刚开始碰到树脂时和浸渍过程中及浸渍后均能很好的保持好内压力,避免浸渍后的产品扭曲变形,从而使得树脂能均匀的分布在连续纤维的上下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连续纤维及树脂合成的专用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送料区放大的示意图;
图3是浸渍区放大的示意图;
图4是调节区放大的示意图;
图5是专用模具另一种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 1. 纤维浸渍模具、11. 上模、12. 下模、13. 空腔、14. 送料区、15. 浸渍区、16. 调整区、2. 树脂挤出机构、21. 树脂通道、3. 连续纤维、4. 连续纤维输送通道、5. 螺钉调节流道空腔、6.角度、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图中的用于连续纤维及树脂合成的专用模具,包括一个纤维浸渍模具1和一个树脂挤出机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5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