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多层鼓泡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5359.0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潇;晏波;傅家谟;肖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肖潇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多层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吸收处理有机废气的多层鼓泡吸收塔。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涂料、喷涂、印刷、粘合剂生产、油墨、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制造、人造板与木制家具制造、皮革、精细化工等行列的工业生产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中的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苯系物类、芳香烃类、醛类、酚类等。其共同特点是都具很强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液体吸收法是处理有机废气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表面活性剂等物质降低水体的表面张力与极性,使水体与有机废气中污染物的极性差缩小,达到相似相溶的效果。由于该方法可从有机废气中回收有机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液体吸收法处理有机废气涉及两项关键技术:吸收液与吸收塔。在采用同一种吸收液的条件下,吸收塔的设计直接影响吸收效果与经济效益。现有吸收塔大多是采用喷淋设计,即有机废气从吸收塔的底部注入,吸收液从塔顶循环喷琳,吸收塔内填充有填料,使得有机废气与吸收液充分混合与吸收。喷淋式吸收塔的主要问题是:吸收液的喷淋分散效果依赖喷淋装置的好坏,不仅要有足够的水压,也要喷淋头能够使喷出的液体覆盖面积广,液滴覆盖密度高;吸收液落到填料后需要形成充足有效的液膜,但是喷淋式吸收塔喷出的吸收液较难均匀稳定地形成液膜,液膜形成的随机性较大。喷淋塔由于需要持续不断地从低往高处输送吸收液,能耗大,运行和维护成本都较高。
也有许多吸收塔是采用鼓泡设计,即有机废气从吸收塔的底部注入,吸收液静置在吸收塔中,吸收塔内可填充或不填充填料,有机废气在吸收液中形成气泡,通过浮力使有机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吸收。目前已有鼓泡吸收塔的主要问题是:吸收塔的吸收效果和塔内吸收液高度、塔底面积以及进气量有关,而这些吸收塔参数又直接影响了注入塔内的有机废气气速大小。在对大进气量的有机废气进行吸收净化时,需要足够大的塔底面积对注入的有机废气进行分散,以保证分散后的气速能够满足气体与吸收液接触的时长,但是吸收塔的占地面积相应增加,在目前用地紧张的局势下会限制鼓泡吸收塔的使用。若保持塔底面积不变,在相同的情况下需要增高吸收塔内的吸收液高度,但是此法增加了有机废气注入塔内需克服的液体压力,也就是对气体加压的风机功率需要加大,运行能耗增大,且加压风机具有一定加压极限,也会对该吸收法造成限制。所以综合来说现有鼓泡吸收塔只能处理一定风量的有机废气,风量过大吸收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吸收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充分、适用不同风量的有机废气鼓泡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有机废气吸收塔,其内部结构从下向上设置有多层的鼓泡吸收仓,呈层叠的多层方式设置,每层鼓泡吸收仓都各自独立运行,每层鼓泡吸收仓都设有气体分布器、填料;所述的填料为散装填料中的阶梯环填料;所述每层鼓泡吸收仓侧面下部设有气体入口分支,每个气体入口分支都设有阀门,所述气体入口分支即可作为废气的输送管道,也可作为饱和吸收液的排放管道,气体总入口设有止回阀,每层鼓泡吸收塔侧面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分支,汇集到气体总出口,每个气体出口分支都设有阀门,所述气体出口分支即可作为被净化气体的排放管道,也可作为新鲜吸收液的输入管道;所述气体总入口设有出液口;所述气体总出口设有加料口,气体总出口末端设有除沫器。
本吸收塔所设多层鼓泡吸收与一般多层吸收不同,一般多层吸收是层与层之间相互贯通的连续性设计。本实用新型设计是将各自具有独立废气处理组件的能够独立运行的鼓泡吸收仓进行合理叠加,各鼓泡吸收仓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吸收仓的设置层数取决于有机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有机废气进气量以及吸收液的吸收效果。当污染物浓度较高、有机废气进气量大或吸收液吸收效果较差时,吸收仓的层数可以相应增多,吸收液量相应增大以提高净化效果;而当污染物浓度较低、有机废气进气量小或吸收液吸收效果较好时,则设置较少吸收仓的层数即可满足净化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肖潇,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肖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5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害气体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壳式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