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巷道风门互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326.8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庄;杨晋;王拥军;牛福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市神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 | 分类号: | E21F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巷道 风门 互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井下巷道风门互锁装置,属于煤矿井下巷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巷道风门互锁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生产中,为了减少人为送风损失,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内一般安装有两道风门,通行时只能打开其中的一道风门,另一道风门处于关闭状态,由于风压的作用,在压强作用下的风门不具备互锁功能。而目前常用的液压互锁装置存在着闭锁时间差相对较长的问题;电控互锁装置存在着防爆隐患;机械互锁装置存在着结构相对复杂的缺陷。总之,前述的几种互锁装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要不使用不方便,要么使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的风门互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井下巷道风门互锁装置,包括第一柔性体、第二柔性体、球、壳体、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所述的第一柔性体一端连接巷道的后风门,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后与第一配重杆连接,所述的第二柔性体一端连接巷道的前风门,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后与第二配重杆连接,所述的第一配重杆、第二配重杆均设置在壳体内部;
所述壳体的结构为:包括结构相同、固连为一体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并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一配重杆与第一管体内壁动配合,所述的第二配重杆与第二管体内壁动配合,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处的中部开有一个与所述球动配合的孔;
所述的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均为一端直径小、一端直径大的结构,第一配重杆的小径端竖直朝上与第一柔性体连接,第二配重杆的小径端竖直朝上与第二柔性体连接,并且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的小径端直径均略微小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中心距减去球直径的差,同时第一配重杆和第二配重杆直径小的一端与直径大的一端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
所述的第一柔性体和第二柔性体均为自由弯曲且不可伸缩的绳或链。
所述的球为刚性球体。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在煤矿井下巷道后风门开启时,后风门拉动第一柔性体,第一柔性体通过第一定滑轮克服第一配重杆的重力拉动第一配重杆沿第一管体内壁上移,第一配重杆逐渐上移过程中,壳体孔中的球在第一配重杆圆弧处的作用下向第二配重杆移动靠近,直到球与第二配重杆的圆弧处挤在一起,从而球将第二配重杆锁固,也就相当于将前风门锁固;同理在巷道前风门开启时,前风门拉动第二柔性体,第二柔性体通过第二定滑轮克服第二配重杆的重力拉动第二配重杆沿第二管体内壁上移,第二配重杆逐渐上移过程中,壳体孔中的球在第二配重杆圆弧处的作用下向第一配重杆移动靠近,直到球与第一配重杆的圆弧处挤在一起,从而球将第一配重杆锁固,也就相当于将后风门锁固;如此通过球对第一配重杆、第二配重杆的锁固实现了前风门和后风门的互相锁定,由于球的摩擦阻力小,因此整个工作过程平稳可靠,安全性好;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所以成本和故障率也低,维修也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前风门、后风门均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前风门开启、后风门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后风门开启、前风门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定滑轮,2为第一柔性体,3为第一管体,4为第一配重杆,5为球,6为第二配重杆,7为第二管体,8为壳体,9为第二柔性体,10为第二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井下巷道风门互锁装置,包括第一柔性体2、第二柔性体9、球5、壳体8、第一配重杆4和第二配重杆6,所述的第一柔性体2一端连接巷道的后风门,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1后与第一配重杆4连接,所述的第二柔性体9一端连接巷道的前风门,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10后与第二配重杆6连接,所述的第一配重杆4、第二配重杆6均设置在壳体8内部;
所述壳体8的结构为:包括结构相同、固连为一体的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并且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一配重杆4与第一管体3内壁动配合,所述的第二配重杆6与第二管体7内壁动配合,在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连接处的中部开有一个与所述球5动配合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市神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治市神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破用防爆排烟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吊式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