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导电针的智能激发先导预放电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398.2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史令彬;林晓波;徐海宁;赵伟;刘东露;朱昌林;韩磊;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智能 激发 先导 放电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山区的输电线路中,线路故障基本上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据运行记录,架空输电线路的供电故障一半是雷电引起的,我国的输电线路防雷基本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常规防雷方法,如降低接地电阻、架设避雷线、安装自动重合闸等,但是对于一些山区线路,雷害十分频繁,降低接地电阻又极其困难,而且费用高、工作量大,效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国内主要针对输电线路绕击雷的输电线路防绕击避雷针结构复杂,安装麻烦,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替,维护成本高,一般一个杆塔上需要放置多个防绕击的避雷装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带双导电针的智能激发先导预放电避雷装置,以达到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安装方便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带双导电针的智能激发先导预放电避雷装置,包括导电针、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包括位于左右两端的两对称的固定座、位于两固定座之间的壳身,壳身连接两固定座并形成位于中间的激发元件容纳腔,所述的激发元件容纳腔中容纳激发元件,激发元件的两端分别嵌入两固定座中,两固定座上均设有斜向的导电针,两导电针对称向外设置,所述的固定座的底部设有支脚。两导电针向外对称设置,减少设于杆塔上的避雷装置数量,降低安装成本。本技术方案在原输电线路塔头侧针上设激发先导放电单元,相较于原避雷针产品本产品更加提高接闪率,防止绕击发生;同时,由于该激发单元在雷云放电之前,可以提前打通释放通道,重复地激发迎面先导,大大降低雷云的放电电流和感应过电压。激发元件设于激发元件容纳腔中,激发元件的两端嵌入固定座中,结构简单,固定座固定激发元件、支脚、导电针、壳身,有效减少零部件,结构紧凑,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工作可靠性好,维护方便,成本低,能有效延长避雷装置的寿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导电针与本体中心呈15°~25°角。有效减小线路保护角。
所述的支脚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所述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均包括本体连接部、杆塔连接部,所述的本体连接部上端与本体相连,下端与杆塔连接部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的杆塔连接部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杆塔连接的连接架,所述的第二支脚设有能调节第二支脚长度的长度调节杆。安装方便,可通过调整第二支脚的长度来调整导电针与水平面的角度,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避雷装置的安装,提高了引雷能力,更加提高接闪率,防止绕击发生。
所述的长度调节杆与本体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的杆塔连接部开有与长度调节杆相配的插槽,杆塔连接部设有与插槽垂直的紧固螺钉,所述的长度调节杆能在插槽内移动,确定长度调节杆插入长度后拧紧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头部与长度调节杆相抵限制长度调节杆的位移。
所述的连接架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一角钢与杆塔连接部固接,第一角钢、第二角钢之间夹持杆塔角钢后通过紧固件将连接架固定在杆塔上。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所述的导电针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固定座设有与导电针外螺纹相配的斜向上的螺纹孔,导电针与固定座螺纹连接。
所述的固定座的轴截面呈横置的“U”形,包括位于内端的圆柱及位于外端的半球,固定座圆柱分为两部,内端圆柱直径小于外端圆柱直径,壳身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两固定座的内端圆柱的圆周面上。本体呈胶囊状。表面圆滑,无尖角,可避免本体引雷,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所述的导电针从固定座的上半球处进入固定座。
螺钉穿过支脚、壳身与固定座螺纹连接以将三者固定连接成整体。结构紧凑,连接可靠。
导电针的长度为2.3 m~3m。在保证工作可靠性的前提下,导电针的长度短,避免导电针的损坏。
有益效果:
1)带双导电针的智能激发先导预放电避雷装置中增加了智能激发先导放电单元,在减小线路保护角的同时加强了真题的迎面先导,使得智能激发单元在雷云放电之前可以够提前打通释放通道,重复激发迎面先导,大大降低了雷云放电电流及感应过电压。在使用时,对线路自身接地要求放宽。
2)由于智能激发先导放电单元可以重复地激发迎面先导,故而大大提高了引雷能力,更加提高接闪率,防止绕击发生。
3)易拆装,包装简易,运输方便,装置能组合安装,无需另做支架,安装方便,性价比高,工作稳定,无需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配电箱
- 下一篇:旋转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