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式的交通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503.2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廖红玲;高全亭;孙捍坤;代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交通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交通防护栏,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旋转吸收冲撞力及可导向的转子式的交通护栏。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猛,汽车作为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各方面的便利,但交通事故危机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国内的交通护栏产品类型不多,功能较单一,钢性太强的护栏易对乘员及车辆造成重大伤害,钢性太低的护栏不能很好地阻挡车辆的冲击,引发生二次事故。基于此,一种能兼顾阻挡和导向功能的护栏的开发势在必行,只有开发出高效安全的公路安全设施,才能满足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吸收冲撞力及可导向的安全护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式的交通护栏,包括多根立柱、多个弹性转子、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上端面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纵向通孔,所述上横梁的上端面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多个与第一纵向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纵向通孔,所述弹性转子的中心线处设有第三纵向通孔,所述立柱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一纵向通孔、第三纵向通孔和第二纵向通孔;所述弹性转子与立柱间隙配合,弹性转子可绕立柱转动;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分别与立柱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转子上设有至少一圈粘结槽,所述粘结槽内设有反光膜;所述弹性转子的表面设有起警示作用的黄色油漆层。
其中,所述下横梁的侧面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横向通孔,所述立柱上设有与第一横向通孔配合的第三横向通孔;利用第一紧固螺钉连接第一横向通孔和第三横向通孔;
所述上横梁的侧面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二横向通孔,所述立柱上设有与第二横向通孔配合的第四横向通孔;利用第二紧固螺钉连接第二横向通孔和第四横向通孔。
其中,所述立柱为管状件,该交通护栏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立柱的顶端。
其中,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均为设有内腔的管状件;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容置在上横梁的内腔内,相邻的上横梁利用连接套管连接;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容置在下横梁的内腔内,相邻的下横梁利用连接套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立柱上设置了弹性转子,在受到车辆冲撞的时候,弹性转子受力旋转将冲撞力分解为带动转子旋转的力保证车辆逐渐调整方向沿正常轨道运行,并缓解冲撞力;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防止车辆越过中间线闯入对面车道发生二次撞击;弹性转子与立柱间隙配合,即保证弹性转子可绕立柱转动,又防止弹性转子在立柱上晃动,受到撞击时,弹性转子转动灵活;立柱穿过横梁和下横梁的的中心线,且弹性转子的轴线与立柱的轴线重合,保证护栏整体稳定性和强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式的交通护栏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式的交通护栏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套管与横梁配合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1、立柱 12、下横梁
13、上横梁 14、弹性转子
141、粘结槽 142、第三纵向通孔
15、连接套管 16、端盖
17、反光膜 18、第一紧固螺钉
19、第二紧固螺钉 20、第三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式的交通护栏,包括多根立柱11、多个弹性转子14、上横梁13和下横梁12;下横梁12的上端面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纵向通孔,上横梁13的上端面的中心线上等间距设置多个与第一纵向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纵向通孔;弹性转子14的中心线处设有第三纵向通孔142,立柱11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一纵向通孔、第三纵向通孔142和第二纵向通孔;弹性转子14与立柱11间隙配合,弹性转子14可绕立柱11转动;上横梁13和下横梁12分别与立柱11固定连接。使用时,用专用设备将立柱11的下部打到地下,仅有小部分留在地面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扩散膜
- 下一篇:光学装置、固体拍摄装置及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