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结垢防污染大比例高吸微排式空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6507.0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乙飞;廖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力大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垢 污染 比例 高吸微排式空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和污水等腐蚀性介质用单向吸气阀及其组合而成的注气微排阀,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结垢防污染大比例高吸微排式空气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阀系列只有高速进气/排气口,其高速进气口和高速排气口为同一个孔口,既能高速吸气又能高速排气,是一个能够双向流动而且等量双向流量的空气阀,不能满足特殊场合只需要单向高速吸气(真空破坏)或者高吸微排(不等量)的特种要求。或者,现有的吸气阀其内部零件大都泡在介质里,在海水和污水等腐蚀性环境里很容易结垢、生锈,导致在需要动作时动作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结垢防污染大比例高吸微排式空气阀,该空气阀仅能在负压下高速吸气、而不能在正压下高速排气,且该空气阀零部件很少,关键的活动部件不浸泡在介质里,而是位于阀内介质液位以上,且被阀瓣密封隔离,从而不会结垢、不容易生锈,解决液路系统中特种情况下的通气问题,尤其是当发生负压情况下的快速真空破坏与安全保护问题。当其与微量排气阀配套时,就组合成具有高速吸气却只能微量排气功能的注气微排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结垢防污染大比例高吸微排式空气阀,该空气阀安装在输液系统上,包括负压吸气阀和微量排气阀,该负压吸气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盖、第一阀瓣、第一阀座密封圈、阀杆、调节弹簧、长程导套、阀罩、高速吸气孔口、高速吸气窗口、第一阀体密封圈、螺栓螺母、阀罩固定螺栓螺母、吊环、外接凸台;沿第一阀体上开口边缘盖上第一阀盖,该第一阀盖与第一阀体由螺栓螺母连接,第一阀盖中心设有通孔,构成高速吸气孔口,其下方凸圈进入第一阀体内,凸圈侧壁与第一阀体内壁贴合,所述第一阀瓣位于第一阀盖凸圈下方,中部挖槽或开孔,阀杆穿过第一阀盖的中心通孔上的长程导套,旋进第一阀瓣中心螺栓孔并使用螺纹固定,阀杆置于第一阀盖的上部分套有长程导套,对于弹簧控制型的注气微排阀,其长程导套外套有调节弹簧,阀杆上端旋有螺帽,该调节弹簧一端顶在第一阀盖上表面,另一端顶在阀杆上端螺帽下方;对于动力控制型的注气微排阀,其长程导套顶部安装有平台法兰,平台法兰通过联轴器与动力控制器连接;在所述第一阀盖上方设有阀罩,该阀罩上设有四个螺栓孔,两个长杆吊环和两个阀罩固定螺栓螺母分别交叉穿过四螺栓孔旋进第一阀盖上的螺纹孔固定。
还包括微量排气阀,该微量排气阀置于负压吸气阀上部,从底部入口处或侧面入口处通过连接管与负压吸气阀连接,所述微量排气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盖、浮球、杠杆组件、第二阀瓣密封、微量排气孔口、微量排气出口、堵头、第二阀体阀盖密封圈、侧面接管预留孔口;所述第二阀盖盖于第二阀体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第二阀盖上设有微量排气出口,微量排气出口连通于第二阀盖下端设有微量排气孔口,在该微量排气孔口下方设置有杠杆组件;所述浮球设于第二阀体的腔室内,与杠杆组件连接,在杠杆组件连接于微量排气孔口处设有第二阀瓣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排气阀的内腔与负压吸气阀的内腔之间的连接管垂立于第一阀盖的边沿,且穿透第二阀盖和阀罩,还可以再往下延伸到第二阀体腹部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排气阀的内腔与负压吸气阀的内腔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是第一阀体外接凸台中心开孔与第二阀体侧面预留的侧面接管预留孔口之间接一根外接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吸气孔口与微量排气孔口的直径之比在2:1~200:1之间,其面积之比为4:1~40000:1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瓣位于吸气通道的下游、阀内液位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瓣的重量可以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阀罩为正立的梯形,其下环形开口截面积大于第一阀体上开口截面积,其入口处可以安装环形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下部开口半径小于其上部开口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长程导套的顶部可以被换成呈倒立的空心锥形的平台法兰,长程导套位于该锥形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法兰的顶部可以安装动力式执行机构如电磁线圈、气缸或液压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力大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力大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6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嘧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新型受控关闭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