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革真空吸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267.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朱俊峰;王聚才 |
地址: | 4548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革 真空 吸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造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革真空吸纹机。
背景技术
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更注重产品的美观与真实感,人造革一般都要进行纹路整理,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在现在人造革真空吸纹中,人造革由于是靠加温后通过吸纹辊来吸纹,由于吸纹辊的的长度恒定,对于一些幅面窄于吸纹辊长度的人造革在吸纹过程中,吸纹辊上的吸纹孔就会吸入空气,使人造革幅面两侧的温度较低,导致中部纹理明显,两侧纹理较弱,不能保证整个幅面纹理的一致性,影响到产品的美观质量。因此。怎样来保证人造革幅面温度的一致,至关重要,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现有的真空吸纹机的加热部分采用普通的不锈钢加热管通电对人造革整个幅面的外表面进行加热,同时采用导热油热缸对人造革的内表面进行加热,由于人造革在运行过程中一般要经过预热、加热和成型三段,采用的不锈钢加热管不仅耗能大,而且加热成型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吸纹辊两侧保温效果好、吸纹效果好、加热耗能小、加热成型效果佳的人造革真空吸纹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人造革真空吸纹机,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后侧的支座,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导热油热缸、加热罩、前导辊、张力辊和一排导向辊,支座上设有吸纹辊,张力辊位于导热油热缸正下方,加热罩的前部下侧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加热罩位于导热油热缸上方,加热罩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支座上设有位于吸纹辊两端处前侧的前支架和位于吸纹辊两端处后侧的后支架,两个前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引进辊,两个后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剥离辊,引进辊和剥离辊均平行于吸纹辊,引进辊的高度高于剥离辊的高度,引进辊和剥离辊的两端分别缠绕有一条环形的保温带,保温带上半部分的上表面与吸纹辊两侧的下半圈接触。
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调节加热罩高低的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与加热罩侧部铰接,液压缸的下端铰接在机架上;加热装置包括在加热罩内由前到后依次设置的第一不锈钢加热管、石英加热管、黄金加热管和第二不锈钢加热管。
所述加热罩的内壁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内壁设有反光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造革由前导辊进入,依次经过张力辊、导热油热缸、导向辊、引进辊后通过吸纹辊的下部,先经过导热油热缸和加热装置的共同加热下,将人造革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经吸纹辊的作用下,将人造革表面吸附出纹理,最后通过剥离辊输出进入下一道工序。在吸纹辊对人造革吸纹作业的过程中,引进辊和剥离辊之间缠绕的保温带也随之转动,保温带将人造革两侧与空气接触的吸纹孔封堵,这样就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使人造革整个幅面的温度保持一致,提高吸纹效果和整个人造革幅面上纹理的一致性。
加热罩内的加热装置改为三阶段加温:预热段使用第一不锈钢加热管、加温段使用石英加热管、成型段使用黄金加热管进行加热,最后再通过第二不锈钢加热管进行保温,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不同规格型号的加热管,不仅起到良好的加热效果,而且更加节能降耗(不锈钢加热管耗能大、加热效率低;黄金加热管耗能小、加热效率高;石英加热管的成本低于黄金加热管,加热效率大于不锈钢加热管并低于黄金加热管)。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操控液压缸来控制加热装置与人造革的距离,从而调节加热效果。
保温层起到防止热量向外传导的作用,反光片用于将热量反射到人造革表面,从而提高加热效果,更加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热成型效果好,为后续的吸纹作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更加节能降耗,使人造革两侧温差不超正常范围,确保了人造革表面纹理的一致性,提高了人造革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人造革和保温带与吸纹辊上位置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孔碾环机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固液两相流的斜流泵叶轮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