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358.X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贺建桥;李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博金电气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26 | 分类号: | H01R39/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刷。
背景技术
碳刷是电动机或发电机或其他旋转机械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一般是纯碳加凝固剂制成,外型多为方块,卡在金属支架上,通过弹簧把它紧压在换向器上。碳刷作为一种滑动接触件,在许多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带刹车特性的电机中,碳刷与换向器滑动接触,电流在电机正常运行时和刹车时流经转子和电机的方向相反,刹车时间越短说明电机刹车的效果越好,刹车时间越短越能保证电机的使用安全,目前,市场上带有刹车特性的电机一般使用普通碳刷,碳刷顶面直接与换向器接触,刹车时间较长,影响电机的使用安全性能。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提高电机刹车性能的碳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提高电机刹车性能的碳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碳刷,包括:碳刷本体、铜片、连接于所述碳刷本体尾端及铜片之间的弹簧、穿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碳刷本体及铜片的导线,所述碳刷本体顶面为弧面,所述弧面均匀排列至少一条向内凹陷的齿槽,所述齿槽与弧面的两相对弯边平行。
所述弧面的另两相对直边对称设有倒角。
所述齿槽两端贯通所述两对称倒角。
申请人经过对电机刹车效果的大量实验,碳刷与换向器之间接触面积越少,碳刷与换向器接触电阻越大,刹车时间越短,刹车效果越好,本实用新型在碳刷本体的顶面均匀设有齿槽,齿槽的设计达到了减少弧面面积的效果,面积减少即可增大碳刷本体与换向器之间的接触电阻,缩短刹车时间,同时,齿槽的设计,在碳刷和换向器接触时,有利于在换向器表面形成氧化膜,形成氧化膜 后也能增大接触电阻,缩短刹车时间,提高刹车性能。更优化的,碳刷本体的顶面侧边还对称设置倒角,也减少碳刷弧面面积,缩短了刹车时间,并且,齿槽两端贯通两对称倒角,倒角可解决碳刷增加齿槽后边缘锐角易崩料问题,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生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刷,包括:碳刷本体1、铜片2、连接于碳刷本体1尾端及铜片2之间的弹簧3、穿过弹簧3连接碳刷本体1及铜片2的导线4,碳刷本体1顶面为弧面11,碳刷弧面11与换向器相配合,弧面11均匀排列至少一条向内凹陷的齿槽12,齿槽12与弧面11的两相对弯边平行,齿槽12与弧面11的弯边平行的目的是,减少碳刷与换向器接触时由于摩擦造成的齿槽12边缘磨损,弧面11的另两相对直边对称设有倒角13,齿槽12两端贯通两对称倒角13,倒角13可解决碳刷增加齿槽12后边缘锐角易崩料问题,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生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如下所示的表格,申请人经过对电机刹车效果的大量实验,碳刷与换向器之间接触面积越少,碳刷与换向器接触电阻越大,刹车时间越短,刹车效果越好。齿槽12的设计达到了减少弧面11面积的效果,面积减少即可增大碳刷本体1与换向器之间的接触电阻,缩短刹车时间,同时,齿槽12的设计,在碳刷和换向器接触时,有利于在换向器表面形成氧化膜,形成氧化膜后也能增大接触电阻,缩短刹车时间,提高刹车性能。倒角13的设计,也减少了碳刷弧面11面积,进一步缩短刹车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博金电气制造(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艾博金电气制造(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