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输气管道微波解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7855.X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龙;高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H05B6/6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6658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输气管道 微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天然气输运管道解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输气管道微波解堵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高压低温环境中由天然气和水作用生成的一种类冰状固体,因成成水合物导致天然气输送管线的堵塞是一个长期困扰油气输运部门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管线加热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线解堵方法。所谓管线加热技术,是指对输运管线堵塞段进行加热使管内温度高于系统压力下水合物的相平衡温度,从而造成水合物分解进而疏通管线。
微波频率是介于300MHz-300GHz之间的高频电磁波,加热时靠磁场中的介质的损耗对工件进行加热。在电磁场中,磁场作用会使分子从杂乱无序的运动变成高频的有效震动,将分子的动能变成热能,在工件的内部实现加热。目前油田中所应用的管线技术多针对管壁金属进行电加热,耗电量大且效果一般。微波辐射作为一种新型的加热方式,在油气管道解堵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天然气输气管道微波解堵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加工制造,解堵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抛物线型波导、金属反射棒、反射棒固定架、微波输入孔、微波源,所述的金属反射棒通过反射棒固定架固定在抛物线型波导的内壁,所述的抛物线型波导的外壁设有微波输入孔,微波输入孔的上部固定有微波源,所述微波源发射出的微波经微波输入孔输入至抛物线型波导的内部,微波经金属反射棒和抛物线型波导内表面两次反射后在抛物线型波导内部均匀分布。
上述的反射棒固定架上焊接多个金属反射棒,所述金属反射棒的一端与反射棒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抛物线型波导内壁连接。
上述的抛物线型波导和金属反射棒采用铜或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现场应用时将抛物线型波导靠近管道并启动微波源即可实现加热,加热速率快,解冻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类似于太阳能聚光器的设计,点状输入的微波源经金属反射棒和抛物线型波导两次反射,微波分布均匀,不会在管道外壁产生较高的温度点从而造成管壁损坏,操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下的截面图;
上图中:抛物线型波导1、金属反射棒2、反射棒固定架3、微波输入孔4、微波源5、输运管道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抛物线型波导1、金属反射棒2、反射棒固定架3、微波输入孔4、微波源5,所述的金属反射棒2通过反射棒固定架3固定在抛物线型波导1的内壁,所述的抛物线型波导1的外壁设有微波输入孔4,微波输入孔4的上部固定有微波源5,所述微波源5发射出的微波经微波输入孔4输入至抛物线型波导1的内部,微波经金属反射棒2和抛物线型波导1内表面两次反射后在抛物线型波导1内部均匀分布,这样可以避免在输运管道6的管壁上产生过高的温度点从而损坏设备。
其中,反射棒固定架3上焊接多个金属反射棒2,所述金属反射棒2的一端与反射棒固定架3连接,另一端与抛物线型波导1内壁连接;上述的抛物线型波导1和金属反射棒2采用高导电率的铜或铝制成。
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现场应用时将抛物线型波导靠近管道并启动微波源即可实现加热,加热速率快,解冻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类似于太阳能聚光器的设计,点状输入的微波源经金属反射棒和抛物线型波导两次反射,微波分布均匀,不会在管道外壁产生较高的温度点从而造成管壁损坏,操作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7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