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缆装置送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091.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龙;孙正兵;蔡元;吴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南方阻燃电线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1346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成缆装置送线结构。
背景技术
线缆的制造加工中,一般包括单丝的拉制、多根导线的绞制和整体包覆等工艺步骤,在线缆绞制过程中,需要对多根线缆同时送线,以便于多根线缆以规定的方向绞制在一起成缆。现有送线结构一般将多根导线先集中成束,然后将成束的导线经由长管道输送至绞制结构处绞制,这种送线结构由于管道的长度过长,成束导线不易通过,并且一旦成束导线在管道内出现卡停或误绞,则需要拆装整个管道进行疏导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缆装置送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送线结构存在的成束导线不易通过长管道,输送不顺畅,疏导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成缆装置送线结构,包括多个导向盘,每个导向盘均固定在基座上,每个导向盘上均开设有多个导向孔,各个导向盘上相对应的导向孔均在同一直线上,在各个导向盘之间通过导向孔穿设有单线送线管,每个送线管均由多个送线管单元端部可拆卸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送线结构采用单线送线管送线,避免了多线束送线易误绞制的问题,并且单根导线送线易于输送;2.每个送线管均由多个送线管单元可拆卸连接而成,当导线出现损伤或导线在送线管内出现卡停故障时,可针对事故位置对送线管单元进行拆装,疏导维护方便。
进一步,位于送线方向末端的导向盘的导向孔内设有多组平行的第一导轮和与第一导轮垂直的第二导轮,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之间形成多组导线输出通道,每组导线输出通道均与对应的送线管连接。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之间输出通道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导线的出线,而且对导线起到导向定位,以及防翻转防弯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缆装置送线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成缆装置送线结构,包括两个导向盘1,每个导向盘1均固定在基座2上,每个导向盘1上均开设有四个导向孔11,各个导向盘上相对应的导向孔均在同一直线上,在各个导向盘之间通过导向孔穿设有单线送线管3,每个送线管均由多个送线管单元端部彼此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而成,位于送线方向末端的导向盘的导向孔内设有三组平行的第一导轮111和与第一导轮垂直的第二导轮112,第一导轮111与第二导轮112之间围成导线输出通道,每组导线输出通道均与对应的送线管连接,第一导轮111和第二导轮112均设置在各自的转轴上,第一导轮111和第二导轮112与各自的转轴之间均设有单向轴承,以防止导轮反转,对单线产生反向的导向力,不利于单线出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方阻燃电线电缆厂,未经重庆市南方阻燃电线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型箱变壳体
- 下一篇:终点侦测方法及化学机械抛光系统的抛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