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管自动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597.7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熊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马静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自动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管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燃油管自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安全、节能和环保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体,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是降低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作为燃油喷射系统中重要部件的燃油管,其质量的高低会影响燃油喷射系统性能的好坏。
出于对质量的考虑,燃油管的加工制造有严格的要求,往往涉及到很多工序,现有燃油管的加工通常采用传统的分工序逐级生产,这样会出现半成品的反复搬运,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燃油管自动加工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油管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固定架、输送装置、加工装置,输送装置与固定架连接并设于加工装置的前方,加工装置包括依次排列于固定架前方的扩管机、切边机、螺纹机、翻边机,燃油管由输送装置依次输送至扩管机、切边机、螺纹机、翻边机进行加工;输送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滑杆、管夹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座、滑板、连接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在一起并安装在滑座上,固定架上设有与滑座滑动连接的两根滑轨,两根滑轨之间设有间距,第一气缸与固定架连接,第二气缸与滑板连接,滑板与两根滑轨滑动连接;滑杆设于滑轨下方,连接杆穿过两根滑轨之间的间隙将滑板与滑杆固定连接;管夹单元设于滑杆下方并与滑杆连接。燃油管由管夹单元夹紧后,驱动单元驱动滑杆直线运动,在滑杆的带动下,燃油管依次经过扩管机、切边机、螺纹机、翻边机进行加工,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运行,避免了重复搬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固定架上设有对应滑座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起着保护驱动单元的作用。
管夹单元包括第一调整气缸、夹紧气缸、管夹,第一调整气缸安装在滑杆上,夹紧气缸与第一调整气缸固定连接;管夹包括两个分开的夹块,夹块上部设有矩形安装座,夹块下部设有夹片,夹片上设有半圆柱孔,两个夹块的矩形安装座分别安装在夹紧气缸的两个伸缩端。第一调整气缸调整管夹相对加工装置的位置;燃油管进入两个半圆柱孔后通过夹紧气缸夹紧。
滑杆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垂直气缸,垂直气缸上端安装在固定架上,垂直气缸下端与滑杆滑动连接。垂直气缸控制滑杆的升降,从而调整输送装置的高度。
加工装置入口处设有材料小车,材料小车上设有料框,料框内设有向下倾斜的进料架,料框设有出口,料框出口前方设有闸门,闸门上设有感应开关,闸门前方设有机械手。若干燃油管从进料架落至闸门处并堆叠在一起,当最上面的燃油管通过闸门时,感应开关将信息反馈至机械手,机械手进而将燃油管夹持至输送装置的管夹单元。
滑杆下方设有对应管夹单元的支架装置,支架装置包括基板、支架滑轨、立柱、顶板、第二调整气缸,支架滑轨安装在基板上,立柱与支架滑轨滑动连接,立柱上方设有与立柱固定连接的顶板,第二调整气缸安装在顶板上。第二调整气缸用于连接燃油管伸出端,并可将燃油管相对加工装置推进、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燃油管自动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装置、支架装置、垂直气缸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管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燃油管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固定架1、输送装置、加工装置,输送装置与固定架1连接并设于加工装置的前方,加工装置包括依次排列于固定架1前方的扩管机10、切边机20、螺纹机30、翻边机40,燃油管由输送装置依次输送至扩管机10、切边机20、螺纹机30、翻边机40进行加工。
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滑杆3、管夹单元31;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滑座7、滑板6a、连接杆6b,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固定在一起并安装在滑座7上,固定架1上设有与滑座7滑动连接的两根滑轨8,两根滑轨8之间设有间距,第一气缸5与固定架1连接,第二气缸6与滑板6a连接,滑板6a与两根滑轨8滑动连接;滑杆3设于滑轨下方,连接杆6b穿过两根滑轨8之间的间隙将滑板6a与滑杆3固定连接;管夹单元31设于滑杆3下方并与滑杆3连接。燃油管由管夹单元31夹紧后,驱动单元驱动滑杆3直线运动,在滑杆3的带动下,燃油管依次经过扩管机10、切边机20、螺纹机30、翻边机40进行加工,整个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运行,避免了重复搬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